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台省诸公岁岁新,平生敬慕独斯人。


山林不恨音尘远,梦寐时容笑语亲。


学道皮肤虽脱落,忧时肝胆尚轮囷。

旧友年来不作疏,华灯乃肯寄蜗庐。


宁知此老萧条甚,二尺檠前正读书。

玉作华星缀绛绳,楼台交映暮天澄。


东都父老今谁在,肠断当时谏浙灯。

瀛洲真学士,为底事、在红尘。
为语触宫闱,沉香亭里,瞋谪仙人。
为亲近君侧者,见万言策子惎刘蕡。

国脉微如缕。
问长缨、何时入手,缚将戎主。
未必人间无好汉,谁与宽些尺度。

怪雨盲风,留不住、江边行色。
烦问讯、冥鸿高士,钓鳌词客。
千百年传吾辈话,二三子系斯文脉。

梅醭朝衣尘满靴,曾穿细仗对延和。


角巾久已寻初服,锦帐何须恋旧窝。


能读书人天下少,不如意事古来多。

向来文字擅中朝,留落而今赋大招。


才子左迁追屈贾,相君高蹈友松乔。


山行或与樵争席,涧饮聊将掬代瓢。

向来岁月半投闲,莫叹朝朝苜蓿盘。


身后芬芳聊自诳,眼前腥腐饱曾餐。


虫鸡一笑何须较,花鸟相疏恐被弹。

偶临群彦宴公堂,老去斯庄莫遣荒。


东道主人如谢守,西阶重客欠王郎。


不能席上题鹦鹉,争免池边夺凤凰。

刍言当日偶然同,白首家山各固穷。


海内仅存一畏友,人间遂有两愚公。


似闻黄阁登迂叟,且向青原访醉翁。

君去江边春色浓,郡花照席万枝红。


守分风月元非赘,吏白文书但托聋。


黄本何堪处秦观,白麻近已拜申公。

臞翁活计未全迂,老骥新生汗血驹。


攀桂肯输郎罢否,分梨还让阿兄无。


应陈俎豆为嬉戏,想见诗书被抹涂。

孤臣去国四经春,迹远安知罪尚新。


蚤亦曾讥秦氏者,晚为与议濮园人。


懒笺光范干时宰,且伴田家赛社神。

欲去还留每自怜,竟为吾子著先鞭。


孤忠尽见万言疏,十口同登一叶船。


屈法相全烦圣主,上书俱贬愧前贤。

新敞朱甍映碧岑,高门谁识庆源深。


畤郊已解传家学,石礼皆堪直禁林。


七叶文章真有种,二郎官职本无心。

束缊宵行十里强。
挑得诗囊,抛了衣囊。
天寒路滑马蹄僵,元是王郎,来送刘郎。

玉笛钿车当日事,东涂西抹都曾。
等闲曲子压和凝。
纵游非草草,已醉强惺惺。

万字如针缕。
忆王郎、丹墀大对,气为文主。
贵近旁观俱失色,仰止如天圣度。

鬓雪今千缕。
更休休、痴心呆望,故人明主。
晚学瞿聃无所得,不解飞升灭度。

往日封章,曾耸动、君王颜色。
今似得、三闾公子,四明狂客。
古不能钳言者口,天方欲寿中朝脉。

鹤驭来时,长占定、一年清绝。
九万里、纤云收尽,帝青空阔。
月露偏为丹桂地,风霜欲放黄花节。

天壤王郎,数人物、方今第一。
谈笑里、风霆惊座,云烟生笔。
落落元龙湖海气,琅琅董相天人策。

便披蓑、荷锄归去,何须身著宫锦。
与谁共话桑麻事,朱老阮生尤稔。
筛样饼。

一抨初骇听,双泪谩求哀。


极口诬贤者,甘心誉彼哉。


早知豺不食,安用鸩为媒。

外观殊伟岸,内禀极憸柔。


欲取汉清议,尽投唐浊流。


鬼车鸣甚恶,猛虎死方羞。

穿凿彊挥麈,跳梁勇执弓。


矫诬天亦怒,驱逐国为空。


笑里刀常有,盟边甲已衷。

祝鮀非是佞,莒仆未为凶。


鬼谷从横舌,终南诡秘踪。


断无麟在薮,独有鼠穿墉。

使君腊月扬州去,东阁梅开雪压枝。


淮上有官皆避马,竹西无处不题诗。


春风杨柳平沙路,夜月琼花后土祠。

请雨遍群望,扰扰冲尘埃。


际天麦浪空,刺水秧针摧。


已近尺五天,未动满盈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