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朝发汝海东,暮栖龙门中。

水寒夕波急,木落秋山空。

望极九霄迥,赏幽万壑通。

醉来脱宝剑,旅憩高堂眠。


中夜忽惊觉,起立明灯前。


开轩聊直望,晓雪河冰壮。

水碧玉磷磷,龙门秋胜春。

山中一夜月,海内两闲人。

等是幽栖伴,俱非富贵身。

夜上九潭谁是伴,云随飞盖月随杯。


明年尚作三川守,此地兼将歌舞来。

昔蒙兴化池头送,今许龙门潭上期。


聚散但惭长见念,荣枯安敢道相思。


功成名遂来虽久,云卧山游去未迟。

野店溪桥供晚饷,吟边醉里弄春风。


马行缺月黄昏后,钟下乱山空翠中。


名宦不辞成寂寂,岁时惟恨去匆匆。

梅花如高人,枯槁道愈尊。


君看在空谷,岂比倚市门。


我来整冠佩,洁斋三沐熏。

与公京口水云闲,问月何时照我还。


邂逅我还还问月,何时照我宿金山。

世间投老断攀缘,忽忆东游已十年。


但有当时京口月,与公随我故依然。

老于陈迹倦追攀,但见幽人数往还。


忆我小诗成怅望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小巧楼台眼界宽。
朝卷帘看,暮卷帘看。
故乡一望一心酸,云又迷漫,水又迷漫。

浩浩复汤汤,滩声抑更扬。


奔流疑激电,惊浪似浮霜。


梦觉灯生晕,宵残雨送凉。

官舍临江口,滩声人惯闻。


水烟晴吐月,山火夜烧云。


且欲寻方士,无心恋使君。

大熟虚成喜,微生亦可嗟。


禾头已生耳,雨脚尚如麻。


顷者官收米,精于玉绝瑕。

此心常欲老林丘,去意徘徊夜更留。


万客只贪门外过,少人知有洞中游。


春来犹见龙孙出,静里微闻石乳流。

二妙此招携,双林狎遁栖。


禅僧香雾窟,樵子青云梯。


宝树飙埃净,昙花色相迷。

西岩泉落水容宽,灵物蜿蜒黑处蟠。


松叶正秋琴韵响,菱花初晓镜光寒。


云开星月浮山殿,雨过风雷绕石坛。

篮舆一径入云深,两两明镫过树林。


吹面不嫌山气冷,满天星斗压春岑。

寒林禅室数灯悬,清梵才闻客未眠。


去远依然归夜静,来迟犹自恋香烟。


性灵微触经衣上,僧散馀鸣绕壁间。

闻说龙兴寺,多年未款扉。


风林发松籁,雨砌长苔衣。


殿古灯光定,房深磬韵微。

香刹夜忘归,松青古殿扉。


灯明方丈室,珠系比丘衣。


白日传心静,青莲喻法微。

客路青山下,僧庵绿水边。


撞钟惊鸟宿,洗钵动龙眠。


未有林泉趣,先寻粥饭缘。

倦游借禅榻,客意稍从容。


落日江船鼓,孤灯野寺钟。


竹鸡啼雨过,山臼带云舂。

木叶秋容瘦,客怀思故乡。


淡云微见月,薄露不成霜。


忽忽朱颜改,悠悠白日长。

经过此地许重来,旧路依然十日回。


一片闲云归暝岫,千峰圆月印香台。


心同石溜寒偏细,目与松窗夜并开。

万壑消声归大海,千峰积翠隐流霞。


偶乘黄犊寻源入,贪看青山到日斜。


溪上不曾遗菜叶,岸旁无复种桃花。

难得高僧对茗谈,石林不惜此重探。


火分破灶烟犹湿,泉入斋厨味转甘。


到处泥牛随分纳,他年木佛许同参。

阳乌翅焦云崔嵬,避热马转南山隈。


边湖兴熟厌频往,幽讨林落穿莓苔。


涧声引步陟层岭,亭矗路侧双扉开。

风尘随分三年住,灯火江村一夜留。


入市女郎能买酒,怀家游子怯登楼。


烟中舟楫来京口,云里钟铃出石头。

洛尘飞不到,夜久诵函经。
磬近灯前发,莺新枕上听。
河烟伊阙白,窗岫岳林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