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断云飞在旧阳台,无复襄王梦里来。


十二峰前何处是,郡楼凝望想徘徊。

峡城真在楚云间,闻说丰年讼亦闲。


獠洞无兵秋日永,满倾醽醁看青山。

当年淮水未归时,紫塞天尘玉座知。


今日临边须老子,莫辞万里拥双麾。

一径绕山翠,萦纡去似蛇。


忽惊溪水急,争看洞门呀。


滑磴攀秋蔓,飞桥踏古槎。

峡内多云雨,秋来尚郁蒸。


远山朝白帝,深水谒彝陵。


迟暮嗟为客,西南喜得朋。

北斗三更席,西江万里船。


杖藜登水榭,挥翰宿春天。


白发烦多酒,明星惜此筵。

十年不踏东山路,今日重为放浪行。


老矣判无黄鹄举,归哉惟有白鸥盟。


新秧刺水农家乐,修竹环溪客眼明。

江上甘泉寺,登临擅一州。


山亭喜无恙,老子得重游。


滩急常疑雨,林深欲借秋。

蜀于五代为僭国,以险为虞,以富自足,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。
宋受天命,一海内,四方次第平,太祖改元之三年,始平蜀。
然后蜀之丝织文之富,衣被于天下,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,陆辇秦、凤、水道岷江,不绝于万里之外。

经年迁谪厌荆蛮,惟有江山兴未阑。


醉里人归青草渡,梦中船下武牙滩。


野花零落风前乱,飞雨萧条江上寒。

令节不把酒,新诗徒拜嘉。


颇忆宋玉赋,登高气成霞。


渚宫但衰柳,朝云为谁夸。

断崖卧水口,连冈抱城楼。


下有吴蜀客,樯竿立沧洲。


雨后涨江急,黄浊如潮沟。

舟中万里行,灯下一阳生。


不减在家好,都忘为旅情。


霜乾风愈劲,云淡月微明。

人物风流册府仙。
谁教落魄到穷边。
独班未引甘泉伏,三峡先寻上水船。

峡口巴江外,无风浪亦翻。


蒹葭新有雁,云雨不离猿。


行客思乡远,愁人赖酒昏。

地险三巴口,江流百折蟠。


驺珂通峡响,门戟照秋寒。


翠壁虎牙石,素花狼尾滩。

郡府猿声外,旌旗鸟道边。


楼高出楚塞,烟霁识巴船。


襦裤嗟来暮,簪绅惜外迁。

宜都贤太守,治迹古人齐。


虎负众子去,凤环群鸟栖。


行增颍川秩,别降武都泥。

得罪唯惊恩未酬,夷陵山谁称闲游。


人知八凯须当国,猿到三声不用愁。


花落扁舟香冉冉,草侵公署雨修修。

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诛茅葺所居。


晓岫近排吟阁冷,夜江遥响寝堂虚。


唯怀避地逃多难,不羡朝天卧直庐。

片帆飞入峡云深,带雨兼风动楚吟。


何似玉堂裁诏罢,月斜鳷鹊漏沈沈。

负谴虽安不敢安,叠猿声里独之官。


莫将彩笔闲抛掷,更待淮王诏草看。

巴中初去日,已遇使君留。


及得寻东道,还陪上北楼。


江冲巫峡出,樯过洛宫收。

风涛几千里,归路半乘舟。


此地难相遇,何人更共游。


坐经嵩顶夏,行值洛阳秋。

曾于庆朔亲祠范,又向夷陵敬拜欧。


昔日四贤今见两,慨然遐想旧风流。

江向西陵势渐平,万山环合翠峥嵘。


须知楚国尝为塞,不为涪翁浪得名。


人若此贤真俊杰,楼还旧观焕神明。

烟里鸣桡去夕阳,不堪风急滞归航。


无端更着三更月,一夜孤篷一寸霜。

看儿遥宦离吾身,吏在廉平稳问津。


积世衣冠当报国,随时禄秩莫忧贫。


周旋同列防猜忌,出入其间节怒嗔。

东南上流蜀之门,领略形胜斯楼存。
岷峨之西江发源,势如建瓴注平原。


出门顿息波涛喧,五溪七泽相吐吞。

可怪忠州与虢州,偶因起废得兹游。


苏欧诸老亦何德,千古联芳未肯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