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佛笑迎前度客,夕阳红过隔江山。
人来粉剩金残地,秋在黄花白雁间。
三过平山堂下,半生弹指声中。
十年不见老仙翁,壁上龙蛇飞动。
欲吊文章太守,仍歌杨柳春风。
高会日陪山简醉,狂言屡发次公醒。
酒如人面天然白,山向吾曹分外青。
江上飞云来北固,槛前修竹忆南屏。
督府繁华久已阑,至今形胜可跻攀。
山横天地苍茫外,花发池台草莽间。
万井笙歌遗俗在,一樽风月属君闲。
城北横冈走翠虬,一堂高视两三州。
淮岑日对朱栏出,江岫云齐碧瓦浮。
墟落耕桑公恺悌,杯觞谈笑客风流。
灵泉在天半,狂波不能侵。
神蛟穴其中,渴虎不敢临。
隐照涵秋碧,泓然一勺深。
细腰宫外清明雨。
云阳台上烟如缕。
云雨暗巫山。
岁中始再觏,方来又解携。
才留野艇语,已忆故山栖。
幽涧人夜汲,深林鸟长啼。
千里西征见玉人,檐花池草话情亲。
风流陶令归何早,文藻桓谭论更新。
席上休谈当世事,柸中强觅旧时春。
斜日平山寒已薄。
雪过松梢,犹有残英落。
晚色际天天似幕,一尊先与东风约。
蜀冈势与蜀山通,龙虎盘挐上紫空。
小语还忧惊太一,高堂元自在天中。
少师杨柳无遗迹,承旨歌谣有旧风。
芜城之北大明寺,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。
欧阳公经始曰平山,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。
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,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。
蜀冈莽苍临大邦,雄雄太守驻旌幢。
相基树楹气势厖,千山飞影横过江。
峰峤俯仰如奔降,雷塘坡小鸂鶒双。
黄土坡陁冈顶寺,青烟幂历浙西山。
半荒樵牧旧城下,一月阴晴连屿间。
人指废兴都莫问,眼看今古总输闲。
陆羽烹茶处,为堂备宴娱。
冈形来自蜀,山色去连吴。
毫发开明镜,阴晴改画图。
昔日西风卷地狂,只堪吹雁过潇湘。
黄沙万里暮天远,白水一杯秋井香。
杨柳年年人老大,江山处处客凄凉。
吴会括众山,戢戢不可数。
其间号天平,突兀为之主。
杰然镇西南,群岭争拱辅。
我来吊古傍隋宫。
板渚雨蒙蒙。
依旧平山堂外,淡烟疏柳长空。
三月雷塘口,多少游丝浴鹭。
正潋滟、文縠初平,金沟种满芳树。
屏幕津楼斜蘸水,秋千春院闲吹絮。
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,积霖既霁,灏气澄肃。
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,乃治馔载醪,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。
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。
入山旭光迎,出山月明送。
十里松杉风,吹醒尘土梦。
兹山凡几到,题字遍岩洞。
遥想祠宫晓色寒,卷帘聊此看孱颜。
官闲颇似苏司业,诗好全如庾子山。
觅句不妨烟雨外,浮家犹记往来间。
天平合在名山志,山下祠堂更有名。
何地定藏司马史,此胸谁负范公兵。
高屏落日云霞乱,杂树交花鸟雀争。
尘埃障西风,草木被朝日。
篮舆郭北门,未厌来往疾。
僮奴懒不进,颇复费呵叱。
寥寥钟磬音,永日在空林。
多见僧家事,深便静者心。
虚亭云片泊,侧径石根侵。
老枫臃肿春不叶,山门万古寒鸦色。
石巉径微出奥幽,下俯风轩见鹰脊。
插天积铁磊嵬高,迎面殊形动魂魄。
石头路滑我重来,白玉莲花处处开。
徒向愚溪记灵怪,颇疑虚费柳州才。
千级穿萝望渐平,万峰拥笏骤相迎。
秋空月并蟾蜍吐,夜壑风疑虎豹惊。
荒草不传兰若迹,古松犹识范祠名。
暂停征棹此从容,叹息前贤结构雄。
心眼乍随天宇阔,笑谈不觉酒樽空。
江光隐见轩楹里,山色虚无烟雨中。
夏至先红惟黑叶,连朝颇恨玉盘空。
因君饱食思甘蜜,珠玉为心报不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