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室炉峰下,荒榛手自开。


粉牌新薤叶,竹援小葱台。


树黑云归去,山明日上来。

哲公金陵来,神韵自孤秀。


京华三十春,高节愈幽茂。


烜赫公卿门,道俗日奔走。

水底元无月,衣中自有珠。


六尘皆外物,万法尽迷涂。


瀑布寒云湿,觚棱瑞气扶。

儒业金华贵,归心白鹤孤。


江山依旧在,轩冕向来无。


啸咏谁当共,登临未索扶。

江边古祠吴甘公,往来祭祷严且恭。


我离匡山已经宿,舟挽不进篙工慵。


沙边朝服遥致祷,浇酒未竟天回风。

人生孰非梦,梦里见庐山。


若了元无梦,何曾有往还。

久别稀相见,深山道益孤。


叶全离大朴,君尚在新吴。


钟嗄声飘驿,山顽气喷湖。

石上桂成丛,师庵在桂中。


皆云习凿齿,未可扣真风。


雪洗香炉碧,霞藏瀑布红。

飞锡下崆㟅,清高世少双。


冻天方筛雪,别我去何邦。


烧绕赤乌亥,云漫白蚌江。

千里访灵奇,山资亦相随。


叶舟过鹤市,花漏宿龙池。


峰顶应闲散,人间足别离。

乘鸾不见李腾空,试与寻真访故宫。


黄叶堆边觅行路,紫烟深处望仙踪。


眼高天近千山上,身共云栖一壑中。

道人问我看庐山,地上争如阁上看。


呈露千峰秋落木,雕锼万象客凭栏。


静中见得天机妙,闲里回观世路难。

山灵未许到天池,又作西林一宿期。

寺是晋时陶侃宅,记传隋代率更碑。

山椒云气易为雨,客子情怀多费诗。

不羡君为花县宰,羡君日坐漪岚堂。


有时酒兴兼诗兴,无限山光与水光。


百姓熙熙知教化,群胥凛凛对风霜。

青松路径白云关,有客来寻半日闲。


十载灞桥驴子上,争如骑马看庐山。

拥鼻行吟上下廊,今宵又宿赞公房。


松摇半夜风声壮,桂染中秋月色香。


白石清泉闻笑语,名山大泽出文章。

庐山高,高乎哉!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。
岌乎二千三百丈之,谓即敷浅原。


培何敢争其雄?西来天堑濯其足,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。

白茅为屋宇编荆,数处阶墀石叠成。


东谷笑言西谷响,下方云雨上方晴。


鼠惊樵客缘苍壁,猿戏山头撼紫柽。

沿路梅花管送迎,庐山初别雪初晴。


若无急事相驱役,有酒人家便不行。

甲戌晨起,四山朝气排闼送青,爽人心目。
寺居万木中间,西南其户。
早饭后,东林僧如升告归。

六老臞儒十二僧,柴桑醉士肯为朋。


葫芦自与葫芦缠,更要闲人缠葛藤。

夜入庐山路,开元万柱宫。


穿廊石渠水,凉座竹林风。


羽客谈霏雪,星郎气吐虹。

孤峰临万象,秋气何高清。


天际南郡出,林端西江明。


山门二缁叟,振锡闻幽声。

急难来山中,意外与翁会。


惊魂亲紫眉,暂分窗日晒。


渊明去何之,位置天心怪。

云岚媚老眼,稍喜闻见隘。


返庐调药鼎,颠风鸣万籁。


平生安心方,临事忽破碎。

穿上烟萝拾堕樵,连江寒籁起萧萧。


已先霜木惊摇落,暂狎风鹰共泬寥。


寄远恨无书付雁,浇愁难倚酒盈瓢。

扬子江头木叶风,上人归兴白云重。


净瓶满贮蓬莱水,客舫遥听精舍钟。


到家自笑门前鹤,洗钵不惊潭底龙。

惭君知我命龙钟,一纸书来意万重。


正著白衣寻古寺,忽然邮递到云峰。

使君五马一踟蹰,为爱匡山胜不虚。


亭出御书天子鄣,水成仙乐圣僧庐。


微阴液雪瑶时破,寒色留枫绣自如。

徙符五岭外,归沐三冬前。


及兹道彭蠡,九叠青依然。


授衣变寒暑,击汰改流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