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十里深窈窕,万瓦碧参差。


青山屋上,流水屋下绿横溪。


真得归来笑语,方是闲中风月,剩费酒边诗。

百郡怯登车,千里输流马。


乞得胶胶扰扰身,却笑区区者。



野水玉鸣渠,急雨珠跳瓦。

三伏适已过,骄阳化为霖。


欲归瀼西宅,阻此江浦深。


坏舟百版坼,峻岸复万寻。

门巷如秋爽,轩窗抵海宽。


初还绶若若,已觉面团团。


引睡拈书卷,偷闲把钓竿。

去岁潇湘重九时,满城寒雨客思归。


故山此日还佳节,黄菊清樽更晚晖。


短发无多休落帽,长风不断且吹衣。

石湖花月浮春空,忆共仙人同短篷。


三更半醉吹笛去,棹入湿银天镜中。


鹤鸣唤归斗未没,却步扶疏花底月。

常欲登芒岭,无由见洛桥。


雪飞关戍迥,人忆剡溪遥。


广隰嘶征雁,长河起怒飙。

叔夜形骸已不堪,安能扶曳事朝参。


添千茎雪希临镜,省一条冰细署衔。


续补亡诗存古意,广崇有论矫清谈。

河朔风流邢子才,紫衫抛得似黄埃。


爱他陶令归能赋,嗤我何公去复来。


试看海鸥谁不下,但逢秋隼任相猜。

夜静群动息,翩翩一雁归。


清音天际远,寒影月中微。


何处云同宿,长空雪共飞。

日日言归始得归,归欤好在旧牛衣。


青山未害欠诗屋,白鸟倘能看钓矶。


欲问古人今在否,不知吾道是耶非。

曾醉扬州十里楼。
竹西歌吹至今愁。
燕衔柳絮春心远,鱼入晴江水自流。

浮云过目勋华尽,下惠三公定有无。


巾石乞归对怀玉,也应多谢左偏枯。

陌上有光辉,披云向洛畿。


赏来荣扈从,别至惜分飞。


泉溜含风急,山烟带日微。

急景凋年风惨冽。
远望千峰飞鸟绝。
博山添炷水沈烟,重帏深掩流苏结。

忆昨过从思洒然,南溪亭子石桥边。
荷花解语偏宜醉,蒲叶堪书渐可编。
歌罢彩云疏雨外,坐看流水画堂前。
杨柳河桥维客舟,送君此去忆重游。
青霄双阙连云起,五月沧江带雪流。
岭外简书前日至,湘南兵革几时收。
江口移兵日,山中散砦时。
一家俱念尔,孤客定依谁。
秋早衣裳薄,时危去住疑。
叹息荆花树,今年好远游。
路从兵后断,书是乱前收。
漂泊从谁问,艰危信自谋。
海甸犹飞格斗尘,河关南望渺伤神。
虚传井邑青烽暗,苦忆庭帏白发新。
此去萱花欢献彩,莫攀桂树想藏身。
盛时寰区奠金瓯,四方才子纷来游。
郭隗台荒登不得,李膺门下久难留。
南阳年少诣阙下,气如雕鹗文如彪。
著书太史似龙门,东观椷縢几万言。
六傅使因持节重,千秋名岂裂麻尊。
周南未许仍留滞,吴下何由复记存。
不用携壶上翠微,南楼风景古云稀。
宁辞坐上吹乌帽,应笑篱边候白衣。
举目佳山伤客意,满园丛菊待人归。
奉祠命下大明宫,尽室欢呼笑语同。
但欲从容全晚节,敢言高尚激贪风。
醉乡有约谁陪我,诗社无人赖有公。
彩彩堂上簇兰翘。
记生母,在今朝。
无地捧金蕉。
衡岳峰高刮眼明,行看浑异去时情。
斜阳托宿沅江上,反听哀猿是好声。
林邑回观山霭微,短亭杨柳弄晴晖。
遥怜一骑登途日,逐客人人泪满衣。
去时吊古愚溪上,归日读碑浯水边。
不似柳州终抱愤,应同郭令欲扶颠。
几年竭节在颜行,去国谁怜道路长。
自是君心知魏尚,不应微谏待冯唐。
曾向花间醉玉卮,今年花发去年枝。
君恩不赐泥封诏,春物翻成满地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