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群峰相接连,断处秋云起。


云起山更深,咫尺愁千里。

天仙偶厌住琼楼。
乞得人间一度游。
被谁传下小银钩。

西风摇步绮。
记长堤骤过,紫骝十里。
断桥南岸,人在晚霞外。

人言诗妙画难尽,我言是诗皆画境。
人言书妙从画参,我言画亦书理兼。


云闲董尚书,书法昔无敌。

老隆已死画笔枯,画归天上人间无。


公从何处得此图,眼明岭海三叹吁。


天策上将天为徒,指挥群龙清八区。

万壑分烟高复低,人家随处有柴扉。


此中只欠陈居士,千仞岗头一振衣。

卷中衮衮溪山去,笔下明明开辟初。


不肯一裈为妇计,俞郎作意未全疏。

先生吾父执,泛海几浮沉。


垂老艰生计,消忧耐苦吟。


传衣得高足,遗墨寄深心。

黄金谁解教歌舞。
留得当时谱。
断情残意落人间。

镂花镌叶。
满枝风露和香撷。
引将芳思归吟箧。

野性好书画,无力能自致。


每遇高趣人,常许出以视。


邵侯多奇玩,留我特开笥。

佛子扫空泡影后,道家跳出䪿门馀。


日公未得为超脱,犹宝寒斋数纸书。

摩挲妙墨忆微言,故箧才馀二帖存。


往昔翁为紫岩客,后来子及浦城门。


晚生多说参诸老,它日谁堪见九原。

双塔老师古突兀,索我瑶琴一挥拂。
风吹仙籁下虚空,满坐沈沈竦毛骨。


按抑不知声在指,指自不知心所起。

显宗好道当年壮,手笔南华古形状。


南华去世千载馀,状貌风格知何如?


只是今人重古道,仿佛气象加襟裾。


至人胸中本无待,万窍吹嘘任天籁。

春到怀王旧渚宫,沙棠舟去水烟空。


孤丛不有幽香发,应没江边百草中。

春秧夏苗秋遂穫,官赋私逋都了却。


鸡豚社酒赛丰年,醉唱村歌舞村乐。


鼓笛有声无曲谱,布衫颠倒傞傞舞。

青春手绾驿堂绶,购得名画满堂后。


取将麋鹿障前庭,寒流迸落孤松吼。


忆昨我从武夷来,此中泉石彼中有。

海水动天天欲晓,天晓日炙珊瑚老。
鲛人泣夜不得眠,早起来听凤凰叫。

梧桐百尺秋云际,竹梢覆水千年子。

飞瀑长松画有神,香山高会俨传真。


于今江上称樵者,他日图中添一人。

翰林门生两苍璧,似是天人人不识。


学得黄初五字诗,不作人间万钱食。


晚向江头看药栏,花前一笑聊开颜。

一幅昏昏半已空,何人重出自为工。


从兹万偈并千颂,扰乱春风卒未穷。

藏真傥荡人,草书如易耳。


羲献百世师,拟步争尺咫。


长驱并颠旭,所至非易矣。

何人醉写云山图,浮云澒洞山模糊。


空明射地日漏影,稍觉树林开扶疏。


平原苍莽不知处,忽有细路通榛芜。

鱼为水族类最稠,近时画手安成刘。


生绡如云笔如雨,恍惚变态不可求。


大者独立为豪酋,小者列从分奴驺。

洛阳老狂眼双白,挥豪醉呼声裂帛。


手持造化夺天工,顷刻云烟变朝夕。


有时点染入毫忽,决眦未须论寸尺。

霜风摵摵空林响,朔气随空入萧爽。


两鹰意气殊绝群,俯视平川如一掌。


玄云著树凝不飞,野日照地寒无辉。

沈郎之貌古不妍,满怀清思如涌泉。


手中墨竹风袅袅,坐我一片潇湘天。


贪愁吟鬓洒霜雪,已觉纱帽随风偏。

种松溪边长十丈,高云对屋团青障。


中有幽人爱读书,苎袍纱帽秋萧爽。


青苔白石坐移时,衡门晏起独开迟。

刘生亦是丹青豪,近来作画无此曹。
平明退直呼浊醪,半酣脱却宫锦袍。


戏将秃笔作鳞介,已觉四壁生风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