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忙里清流也带尘,闲中底物不长新。


水将树影挥空帚,枫换秋容作好春。


自是不归归便得,老来下笔笔如神。

江妃瑟里芰荷风,净扫痴云展碧穹。


嫩热便嗔疏小扇,斜阳酷爱弄飞虫。


九千刻里春长雨,万点红边花又空。

帝心忧麦复忧桑,一念通天转雨旸。


五色日华销积霭,三春花草殿馀芳。


黄云暖照天颜喜,红药浓熏禁籞香。

宿云送腊晓仍开,日动江光度竹来。


春到更晴谁不喜,时迁不道老相催。


山村敢惜身犹远,边地应怜战未回。

急下柴车踏晚晴,青鞋步步有沙声。


忽逢野沼无人处,两鸭浮沉最眼明。

嫩水春来别样光,草芽绿甚却成黄。


东风似与行人便,吹尽寒云放夕阳。

瑶霜珠露两相鲜,玉宇金钲万里宽。


欲作一晴多少日,早知祗费数朝寒。


暴禾场里鸡豚乐,试笔窗前纸墨乾。

初日明雁腹,酸风迎马头。


如何一雨过,添却满城秋。


楼观色俱喜,槐榆影独愁。

前朝宫阙倚芒山,殿阁层层半岭间。


犹恐北来冈阜浅,太行东抱故孱颜。

天坛王屋北侵河,高比嵩丘一倍多。


小有清灵今尚在,俗缘深重奈成魔。

伊阙遥临凤阙前,龙门女几气苍然。


唐朝御路依稀在,犹想东巡尘暗天。

嵩少犹藏薄雾中,前山迤逦夕阳红。


高楼一闭三十日,遥忆岩头种药翁。

缥缈危谯面面山,朝来云作雨潺潺。


忽然风卷归何处,百里阴晴反掌间。

涂泥初干雨不落,日色未出暑光薄。


畏途得晴天复凉,真是腰钱更骑鹤。


浑浑郪水流未平,悄悄涪江如镜清。

天气新晴,寻昨梦,池塘春早。
雨过湔裙,水上柳丝风袅。
却忆去年今日,桃花人面依前好。

锁闱令严深复深,五星帘幕晴若阴。


澹云微月谩清夜,短檠政自关人心。


看灯作晕生睡色,江南行处梦不隔。

云开日照戟衣寒,净扫平沙路已干。


吏散庭除少公事,畦挑芽甲足春盘。


要听林上鸣鸠变,试步塘阴绿水宽。

阴云忽扫尽,朝日吐清光。


万里不碍日,众鸟欣哢吭。


草树已摇落,山川尚郁苍。

一莲峰簇万花红,百里春阴涤晓风。


九十莲华一齐笑,天台人立宝光中。

夏夜新晴星校少,雨收残水入天河。


檐前熟着衣裳坐,风冷浑无扑火蛾。

青山如黛,渌水如罗,映真珠帘罅。
金闺瑟瑟,正清砧、隔院捣衣才罢。
登楼远望,见一带、碧云轻泻。

琴床茶鼎澹相依,偶为寻僧出竹扉。


风动松枝山鹊语,雪消菜甲野虫飞。


看花春入桄榔杖,听瀑寒生薜荔衣。

解辔投山屋,束鞍闻曙鸡。


风云留宿雨,花草踏晴泥。


晓峡喧溪路,春沙泛马蹄。

阴曀消除六幕宽,嬉游何事我心闲。


鸟声人意融和候,草色花芳杳蔼间。


水底断霞光出岸,云头斜日影衔山。

青帝方成万物春,如何淫雨害芳晨。


乞求共指云间日,悔恨轻嫌陌上尘。


消尽风威犹料峭,放开山色已嶙峋。

干戈逾一纪,几度此江边。


近觉全无盗,仍欣粗有年。


炊烟生古屋,晴日照新船。

女伴新晴喜晒衣,老人闲步览春晖。


隔篱一树桃花发,初见今年粉蝶飞。

昨宵弦上晴天月,人日青开媚景烟。


柳带小吹摇露颗,红芽纤出破苔钱。


胜常难问求凰意,怀旧空吟落雁篇。

青山雨过片云馀,水气空蒙望若虚。


峰似乱流争出峡,地当西潦半成渠。


荔花多酿春州蜜,榕子初肥汇口鱼。

远水明斜照,残霞有似无。


岚光浮树杪,桥影射池隅。


鹊唱平安曲,荷呈如意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