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卷珠帘自上钩,萧萧乱叶报新秋。


独携纤手上高楼。



缺月向人舒窈窕,三星当户照绸缪。

西风飘一叶,庭前飒已凉。


风池明月水,衰莲白露房。


其奈江南夜,绵绵自此长。

秋来转觉此身衰,晨起临阶盥漱时。


漆匣镜明头尽白,铜瓶水冷齿先知。


光阴纵惜留难住,官职虽荣得已迟。

外强火未退,中锐金方战。


一夕风雨来,炎凉随数变。


徐徐炎景度,稍稍凉飙扇。

浊暑忽已退,清宵未全长。


晨釭耿残焰,宿閤凝微香。


喔喔鸡下树,辉辉日上梁。

一叶落梧桐,年光半又空。


秋多上阶日,凉足入怀风。


病瘦形如鹤,愁焦鬓似蓬。

蟋蟀暮啾啾,光阴不少留。


松檐半夜雨,风幌满床秋。


曙早灯犹在,凉初簟未收。

过得炎蒸月,尤宜老病身。


衣裳朝不润,枕簟夜相亲。


楼月纤纤早,波风袅袅新。

二毛生镜日,一叶落庭时。


老去争由我,愁来欲泥谁。


空销闲岁月,不见旧亲知。

江上清秋昨夜回,渔扉正对荻洲开。


志存天下食不足,节慕古人谗愈来。


风际纸鸢那解久,祭馀刍狗会堪哀。

北渚秋风凋白蘋,流年冉冉默伤神。


强颜未忍乞墦祭,积毁仅逃输鬼薪。


半榼浮蛆初试酿,两螯斫雪又尝新。

远浦平郊弄夕霏,曲篱幽径锁秋晖。


驯獐巧占苍苔卧,惊鹊斜穿密筱飞。


浴罢小轩成美睡,雨馀老火敛馀威。

健席高樯梅市路,朱桥绿树兰亭步。


儿时钓游略可记,不料耄年犹此处。


渔歌相和苇间起,菱船远入烟中去。

禹祠巍巍阅千代,广殿修廊半倾坏。


屹然遗窆每摩挲,石长苔侵字犹在。


去年已愧曳杖来,今者更用儿扶拜。

会稽山下樵风溪,翠屏倒影青玻璃。


尤奇峭壁立千仞,行子欲上无阶梯。


商山坐看紫芝老,武陵无奈桃花迷。

衰发成丝奈若何,更堪日月疾飞梭。


梧桐败叶飘犹少,蟋蟀雕笼卖已多。


岁乐喧呼沽酒市,夜凉凄断采菱歌。

打窗落叶报秋期,病叟颓然两鬓丝。


纵酒已无年少梦,读书仍负夜凉时。


问囚损气嗟谁念,学道刳心恐已迟。

短鬓萧萧失旧青,此身已看作邮亭。


新秋无限凄凉意,尽付风蝉与露萤。

蝉声满院送流年,又见秋风到海边。


旧友死来频入梦,新诗愁绝少成篇。


步头野水双飞鹭,林外人家一点烟。

天河渐近鹊桥时,一夜风吹斗柄移。


金井梧桐元未觉,画廊蟋蟀已先知。


青灯耿耿还相伴,白发萧萧只自悲。

玉粒尝新稻,金风作好秋。


雁回沙漠信,蝉噪夕阳愁。


立久云生岫,归迟月满楼。

秋气入清笳,旗亭酒可赊。


长歌穿小市,短帽插幽花。


溪女留新蟹,园公饷晚瓜。

车似鸡栖舟似叶,百里何曾劳步屧。

朝游樵风弄清泚,暮泊石帆登岌嶪。

旅饭虽舂才脱粟,僧羹无菜宁用挟。

南宫词客寄新篇,清似湘灵促柱弦。


京邑旧游劳梦想,历阳秋色正澄鲜。


云衔日脚成山雨,风驾潮头入渚田。

月露发光彩,此时方见秋。


夜凉金气应,天静火星流。


蛩响偏依井,萤飞直过楼。

旦暮已凄凉,离人远思忙。


夏衣临晓薄,秋影入檐长。


前事风随扇,归心燕在梁。

胡床东乡坐,秋风忽凄其。


老夫衰病骨,急令闭东扉。


西扉亦半掩,压风作东吹。

度夏今年未觉难,那知秋热政无端。


晚林不动蝉声苦,蝉亦无风可得餐。

两地俱秋夕,相望共星河。


高梧一叶下,空斋归思多。


方用忧人瘼,况自抱微疴。

一夜凉风动扇愁,背时容易入新秋。

桃花脸上汪汪泪,忍到更深枕上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