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多情多感仍多病,多景楼中,樽酒相逢,乐事回头一笑空。

停杯且听琵琶语,细撚轻拢,醉脸春融,斜照江天一抹红。

吾州之俗,有近古者三。


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,其民尊吏而畏法,其农夫合耦以相助。


盖有三代、汉、唐之遗风,而他郡之所莫及也。

江左占形胜,最数古徐州。
连山如画,佳处缥渺著危楼。
鼓角临风悲壮,烽火连空明灭,往事忆孙刘。

粲粲黄花手自持,登高聊答此佳时。


纤云不作看山祟,斗酒聊宽去国思。


落日楼台频徙倚,西风鼓笛倍凄悲。

左披九顶云,右送大峨月。
残山剩水不知数,一一当楼供胜绝。


玻瓈濯锦遥相通,指麾大渡来朝宗。

壮观东南二百州,景于多处却多愁。


江流千古英雄泪,山掩诸公富贵羞。


北府只今唯有酒,中原在望莫登楼。

金山焦山相对起,挹尽东流大江水。
一楼坐断水中央,收拾淮南数千里。


西风把酒闲来游,木叶渐脱人间秋。

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,儒雅强半鲁国士。
二十八宿佐中兴,英雄多是僰阳人。


丈夫生有四方志,东欲入海西入秦。

花戟云幡拥上方。
画帘风细度春香。
银色界前多远景。

欲收嘉景此楼中,徙倚阑干四望通。


云乱水光浮紫翠,天含山气入青红。


一川钟呗淮南月,万里帆樯海外风。

灰飞百尺景愁人,断础残芜但鹿群。


对峙金焦两拳石,平分淮浙半江云。


乾坤几沸萧公镬,风浪空藏郭氏坟。

危楼还望,叹此意、今古几人曾会?鬼设神施,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
一水横陈,连岗三面,做出争雄势。
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!


因笑王谢诸人,登高怀远,也学英雄涕。

落日栏干与雁平,往来疑有旧英灵。


潮生海口微茫白,麦秀淮南迤逦青。


远贾泊舟趋地利,老僧指瓮说州形。

一带青山欲尽头,精蓝深处着危楼。


下无馀地容车马,上有重檐接斗牛。


鸦落野田长趁晚,雁沉烟渚最宜秋。

怀古心情独倚楼,荻花枫叶满江秋。


地雄吴楚东南会,水接荆扬上下流。


铁瓮百年春雨梦,铜驼万里夕阳愁。

东风吹树散晴岚,独上层楼酒半酣。


拍岸潮声来海外,满江山色入淮南。


当时霸主分三国,此日吴禅老一龛。

醉拍阑干起白鸥,登临不尽古今愁。


六朝人物空流水,三国江山独倚楼。


秃发凉风吹木叶,孤城落日下帘钩。

多情王粲怕登楼,谁遣人间汗漫游。


莼菜梦回千里月,蘋花老却一江秋。


人如沙燕年年别,骚到湘累字字愁。

客怀孤倚夕阳楼,烟老平芜岸岸秋。


往事六朝南北史,晴江一片古今愁。


嘅其叹矣山吞吐,何以酬之酒拍浮。

醉我一壶玉,了此十分秋。
江涛还此,当日击楫渡中流。
问讯重阳烟雨,俯仰人间今古,此意渺沧洲。

多景楼中昼掩扉,画梁不敢住乌衣。


禅房花木兵烧杀,佛寺干戈僧怕归。


山雨欲来淮树立,潮风初起海云飞。

滔滔春水东流,天阔云闲,树渺禽幽。
山远横眉,波平消雪,月缺沉钩。


桃蕊红妆渡口,梨花白点江头。

天地本无际,南北竟谁分。
楼前多景,中原一恨杳难论。
却似长江万里,忽有孤山两点,点破水晶盆。

过雁声中岁月侵,东流江水识归心。


峨眉天目高相似,多买青山尚及今。

霜碛萧萧落涨痕,西风吹日堕金盆。


冯高送目河湟外,万里戎情属柳浑。

木落川空亦大奇,坐中亡酒客须追。


非渠江汉孟东野,孤我南山韩退之。

秋入徐熙水墨山,荻花吹雪渺江干。


楼头未用催行酒,待到三更月上看。

金谷白头谁石友,香山青眼几殷兄。


三峨九顶知人意,长与江楼酒面平。

扶疏岩桂拒霜开,苍莽鵁鶄属玉来。


想见山阴秋色里,一声欸乃暮潮回。

迢迢嶓冢水,直泻到东州。
不拣秦淮吴楚,明月一家楼,何代非卿非相,底事柴桑老子,偏恁不推刘。
半体鹿皮服,千古晋貔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