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明秋晓,翠盖团团好。


碎剪黄金教恁小,都着叶儿遮了。



折来休似年时,小窗能有高低。

金粟如来出世,蕊宫仙子乘风。


清香一袖意无穷,洗尽尘缘千种。



长为西风作主,更居明月光中。

少年痛饮,忆向吴江醒。


明月团团高树影,十里水沉烟冷。



大都一点宫黄,人间直恁芬芳。

弄影阑干,吹香嵓谷。


枝枝点点黄金粟。


未堪收拾付薰炉,窗前且把《离骚》读。

绿华剪碎娇云瘦,剩妆点、菊前蓉后。
娟娟月也染成香,又何况、纤罗襟袖。


秋窗一夜西风骤,翠奁锁、琼珠花镂。

碧云叶底。
万点黄金蕊。
更看蔷薇清露洗。

也无梅柳新标格,也无桃李妖娆色。
一味恼人香,群花争敢当。

情知天上种,飘落深岩洞。

人间花少。
菊小芙蓉老。
冷澹仙人偏得道。

谁将击碎珊瑚玉,装上交枝粟。
恰如娇小万琼妃,涂罢额黄嫌怕、污燕支。


夜深未觉清香绝,风露溶溶月。

想见秋花插满头,遥怜不负此山游。


一枝并与诗筒馈,气压西湖万斛秋。

风露薄秋光暖。
柔翠枝头花软。
细蕊娇香凝笑眼。

澹白枝头弄影。
分异种、西来鹫岭。
月冷银河占清景。

蟾苑萧疏,云岩芳馥。
仙娥寄种来溪曲。
晓烟薰上古龙涎,西风展破黄金粟。

雁带愁来寒事早。
西风把鬓华吹老。
猛省中秋,都来几日,先自木樨开了。

酒榼琴囊到处从,风微桂岭昼溶溶。


亿身金粟光能满,十里旃檀气已浓。


灵隐不随明月堕,小山长爱白云封。

智琼娇额涂黄,为谁种作秋风蕊。
寒香半露,绿帏深护,犹闻十里。
山麝生脐,水沈削蜡,一时羞避。
九里飞香隔岸闻,绣帘朱户閟清芬。
千林落蕊扫不尽,分我幽窗一炷云。
未说香高众卉林,清名先巳入人深。
衣青萼绿不见佩,屋贮阿娇纯用金。
久恨酒肠悭似盏,更输诗字响如砧。
秋杪喜新凉。
烟淡池塘。
团团岩桂作风光。
香乍起。
满院垂垂岩桂。
未卷珠帘香已至。

连云长爱绿团团,一片清阴九夏寒。

自有秋香三万斛,何人更向月中看。

老桂初开试一枝,吹香时有外人知。
深林尽日何当见,自是秋风不敢私。
东山有佳处,修竹临沧浪。
上下秀色中,木樨寄孤芳。
玉露后丛菊,先作万蕾黄。
桂树丛生花发时,雨垂风约更相宜。
休将睡眼寻常看,漫说吟情未易知。
我岂东西思领会,君应彼此较襟期。
窗静明灯看木樨,秋声吹雨欲凄凄。
馀凉倍觉花撩乱,尽夜尤宜叶整齐。
瓶浸冷香书案小,座围幽艳屋山低。
正西山、雨过弄晴景,竹屋贯斜晖。
问谁将千斛,霏瑛落屑,吹上花枝。
风外青鞋未熟,鼻观已先知。
隈岩侧。
怪生小院香来别。
香来别。
色似腊梅浑浅,香如薝卜微清。
更张绿幄蔽轻盈。
巧著工夫斗钉。
霜威凄紧,政悲风摇落,千山群木。
十里清香方盛赏,岩桂娇黄姹绿。
九畹衰丛,东篱落蕊,到此成粗俗。
苍苍仙种自谁栽,一度秋光两度开。
故遣宝花装世界,重教金粟见如来。
香于月下开樽对,意似霜前把菊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