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为草当作兰,为木当作松。


兰秋香风远,松寒不改容。


松兰相因依,萧艾徒丰茸。

君即颍水荀,何惭许郡宾。


相逢太史奏,应是聚宝人。


玉隐且在石,兰枯还见春。

圣达有去就,潜光愚其德。


鱼与龙同池,龙去鱼不测。


当时版筑辈,岂知傅说情。

安石泛溟渤,独啸长风还。


逸韵动海上,高情出人间。


灵异可并迹,澹然与世闲。

秀色发江左,风流奈若何。


仲文了不还,独立扬清波。


载酒五松山,颓然白云歌。

我宿五松下,寂寥无所欢。


田家秋作苦,邻女夜舂寒。


跪进雕胡饭,月光明素盘。

北风无时休,崩浪聒天响。


蛟鼍好为祟,此物俱神王。


我来五松下,白发三千丈。

京兆推孙宝,郇瑕得智罃。


才教烽火静,已见谤书盈。


梦断琼瑰水,魂归贯索城。

署邮特地送秋涛,山馆双虬对影号。


倚槛浑忘行役苦,成阴曾费主人劳。


徂徕结侣根原固,泰岱分封节并高。

停车未共长官亲,诗句先惊入眼新。


滴露已纫骚客佩,干云合拟大夫身。


漫论桂树前头影,要识甘棠着手春。

我从溪口来,正值山前雨。


湿衣逢梵宫,有僧善吴语。


天寒蜜已空,轩静竹可数。

翼翼高旌转,锵锵凤辇飞。


尘销清跸路,云湿从臣衣。


白羽摇丹壑,天营逼翠微。

为郡三星无一事,龚黄意外扳乔松。


日边扬历不争路,云外苔藓须留踪。


溪月未落漏滴滴,隼旟已入山重重。

珠殿香軿倚翠棱,寒栖吾道寄孙登。


岂应肘后终无分,见说仙中亦有僧。


云敛石泉飞险窦,月明山鼠下枯藤。

风露感我心,使我秋衣单。


郎忙索衾裯,惊叹岁月残。


忍哉使吾亲,重壤侵肌寒。

山中深结屋,山上并栽松。


自有冰霜意,全无尘土容。


晓风香九里,夜月翠千峰。

大江东南流,鼓柁江水上。


薄游五松山,获见谪仙像。


呜呼天宝间,治乱如反掌。

楚天秋早,过中元拈指,蓂飞四荚。
怪得千门佳气满,恰值生申时节。
蓬矢当年,椒盘今夕,瑞木金炉爇。

曾劳弓剑事边尘,复绾铜章领徼巡。


匹马向经吴地雪,一官遥寄越城春。


莺花水镇朝衙静,虾菜江乡夜逻频。

谬误君恩再领州,名山犹幸复春游。


苦无羽客追元放,尚有群儿识细侯。


麦穗雨晴迷野岸,桃花风急满溪流。

吾闻古有赤松子,云是神农之雨师。
后来留侯从之游,汗漫恍惚安可期。


金华北山秀且奇,或云仙人游于斯。

卜室非求隐,扪心事正长。


世人甘扰扰,吾道亦皇皇。


草色连关塞,风声聚太行。

樵声闻远林,流水隔云深。


茅屋在何处,桃花无路寻。


身黄松上鼠,头白竹间禽。

风逆湖波涌,维舟傍浅沙。


松山双石巘,茅舍几人家。


霜树明丹叶,寒蔬长绿芽。

碧霄千仞赤松山,怅望仙踪不可攀。


直拟御风游海岛,肯来随俗住人寰。


夭桃一树野烟里,老鹤数声空翠间。

供奉芸签内殿间,身清不愧是卑官。


带残敕号绦应断,吟出新诗板未刊。


妾引哀歌秋烛暝,客收闲迹晓松寒。

四山古木老烟云,流水桃花几换春。


举世但夸羊化石,那知不有武陵人。

自从兄弟得神仙,一去空山竟杳然。


唯有华阴舒道士,好诗长与此山传。

仙山名字几千秋,勇退曾闻汉故侯。


自笑功名无尺寸,归来也作赤松游。

江南富山水,忽忆五松山。
梁僧种松夺造物,至今千丈凌云间。


上有寒蟾吐魄凝冰雪,下有铜陵碧涧倾潺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