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八年不见,清都绛阙,望银汉、溶溶漾漾。
年年牛女恨风波,算此事,人间天上。


野麋丰草,江鸥远水,老夫唯便疏放。

升降三田自有丹,浪寻盘鼎斫仙坛。


扣门倦客惟思睡,容膝庵中一枕安。

桂殿吹笙夜不归,苏仙诗板挂空悲。


世人舐鼎何须笑,犹胜先生梦石芝。

闭门静观心,踵息閟天和。


从渠江头人,尺水一丈波。

栈羊割肥红,社瓮拨浓绿。


再拜为亲寿,起舞自作曲。

我程可默数,中秋过江池。


趁得江南米,新舂玉满箕。

朝发方良矶,莫宿白水湾。


宽作一月程,须见江南山。

渔师来卖鱼,船小风荡漾。


得钱瞥波去,不怕江流涨。

悠然望江南,日出烟霭微。


倚门双白发,屈指待儿归。

人鱼不相及,挂颊以香饵。


因循十年错,归计觉今是。

微凉入船窗,秋水满湘浦。


过尽前头滩,只得夜来雨。

南北断蓬飘,长亭酒一瓢。


残云归太华,疏雨过中条。


树色随关迥,河声入塞遥。

蜀葵易过红榴永,鳞鳞莹角波纹冷。


水光汗透玉枕凉,扇影风摇深院静。


无言一向几回颦,品尽么弦竟不匀。

休愿车轮生四角,莫向金樽嫌酒薄。


门外风号雁阵低,拥衾同看残灯落。


辘轳敲冻惊栖鸦,睡红笑引燕脂霞。

画图展尽潇湘绿,窈窕新词写啼竹。


薄衾笑拂又经年,已报莎鸡入重屋。


渐施帘幕作深扃,时看明河步广庭。

红绿枝头自开落,薄日低云天一幕。


可堪困绪尚眠蚕,未拟欢心随破萼。


宝环半脱畏侵肌,百刻萦香竟属谁。

鞭影匆匆。
又铜城驿东。
过雨碧罗天净,才八月,响初鸿。

素女炼云液,万籁静秋天。
琼楼无限佳景,都道胜前年。
桂殿风香暗度,罗袜银床立尽,冷浸一钩寒。

孤峰峙平畴,松杉夹飞岭。


古剑池独奇,两壁插天井。


晃疑将军拜,灵泉奔老耿。

石头城上,望天低吴楚,眼空无物。
指点六朝形胜地,唯有青山如壁。
蔽日旌旗,连云樯橹,白骨纷如雪。

贾父褰帷日,于公驷马门。


十年持使节,两郡拥朱轓。


无复功名会,空馀气概存。

地角潮来未五更,阴云解驳作霜晴。


星河明润天容睟,风浪喧豗海气清。


粗见鲲鹏潜化理,岂无犬马恋轩声。

盖世文章妙语言,谁令骨相似虞翻。


玉堂大手空遗迹,海岛幽栖有断垣。


仙去公宁怀此土,生还我亦荷宽恩。

月明星稀乌鹊翻,先生夜起临幽轩。


呼童具栉不停手,一气溯流天地根。


自经忧患发如葆,欲论此心无与言。

海上传呼夜报更,舟师欢喜得新晴。


风帆擘浪去时急,海月笼云分外清。


天影合中观妙色,潮波回处悟圆声。

罗山与浮山,对峙蹲两股。


有如垂天鹏,决起初振羽。


兹山乃东麓,秀若芙蓉吐。

江水如练带,江石如马肝。


双流会合处,蹙作蛟龙蟠。


我来暑气初,骤雨成惊湍。

回廊小殿枕崔嵬,接武东坡我复来。


江色苍茫山耸秀,蔚蓝天影抱琼台。

南国多奇士,如公岂易求。


才高虽擅誉,命阨未封侯。


故宅风烟惨,新阡松桂幽。

寓意樽中渌,陶然得此生。


孔融真好客,阮籍自忘形。


议论千夫屈,风流一坐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