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

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
横风吹雨入楼斜,壮观应须好句夸。


雨过潮平江海碧,电光时掣紫金蛇。

少年过了未衰颜,正在悲欢季孟间。


细雨溟蒙湖上寺,东风摇荡酒中山。


千金用尽终须老,百计寻思不似闲。

未成小隐聊中隐,可得长闲胜暂闲。


我本无家更安往,故乡无此好湖山。

献花游女木兰桡,细雨斜风湿翠翘。


无限芳洲生杜若,吴儿不识楚辞招。

乌菱白芡不论钱,乱系青菰裹绿盘。


忽忆尝新会灵观,滞留江海得加餐。

放生鱼鳖逐人来,无主荷花到处开。


水枕能令山俯仰,风船解与月徘徊。

多病休文都瘦损,不堪金带垂腰。


望湖楼上暗香飘。


和风春弄袖,明月夜闻箫。

新月如佳人,出海初弄色。


娟娟到湖上,潋潋摇空碧。


夜凉人未寝,山静闻响屐。

水光山气碧浮浮,落日将归又少留。


从此只应长入梦,梦中还与故人游。

屋下半流水,屋上几青山。
当心千顷明镜,入座玉光寒。
云起南峰未雨,云敛北峰初霁,健笔写青天。

滞留朝市常嫌闹,放弃江湖也未闲。


孤舫粗穷千顷浪,肩舆未尽百重山。

终日清漪弄短桡,久忘车乘走翘翘。


秋风且食鲈鱼美,洛下诸生未可招。

湖山欲买恨无钱,且尽芳樽对玉盘。


菱角鸡头应已厌,蟹螯马颊更勤餐。

眼看西湖不暂来,簿书无算拨还开。


三年屈指浑将尽,记取从今得几回。

欲看西湖两岸山,卧乘湖上木兰船。


湖山已自随船改,更值阴晴欲雨天。

桦烟一抹轻绡护。
脂香暗觉杯行互。
狂捉缕金鞋。

君看郭西景,浑不减孤山。
飞楼突兀百尺,轮奂侈前观。
绝唱新词寡和,堕泪旧碑无恙,往事付惊澜。

何处飞来缥缈中,人间惟有画图同。


两层帘幕垂无地,一片笙箫起半空。


岩竹倒添秋水碧,渚莲平接夕阳红。

风卷珠帘客佩清,杜鹃啼老送春声。


水浮亭馆花间出,船载笙歌柳外行。


千里夕阳归梦远,六桥飞絮马蹄轻。

一夕鸣雨来,秋容变俄顷。


湖山属初霁,风烟带微冷。


侍臣设芳筵,开楼玩澄景。

上湖十里卷帘中,幻出瑶华第一宫。


山势蹴天银作浪,柳行扑地玉为虹。


渔蓑鹤氅同为我,爵舌羊羔不负公。

望湖楼上立,竟日懒思还。


听水分他浦,看云过别山。


孤舟依岸静,独鸟向人闲。

湖气酿为雾,层裹蚕栗纸。


玄鸟白鸟飞,错列都贴水。


复穿堤树去,馀影亦谲诡。

水落山寒处,盈盈记踏春。


朱阑今已朽,何况倚阑人。

一色烟云澹不消。
两峰眉黛为谁娇。
春寒犹占木兰桡。

一丝残照垂杨外,疏林乱钟敲暝。
软玉阑边,销金帘底,烟袅药炉香凝。
奁波万顷。

千岩竞秀。
西湖好是春时候。
谁知梅雪飘零久。

妆楼悄。
锦塘风送闻啼鸟。
闻啼鸟。

月色初穿帘幕。
掩映玉人绰约。
满身花影倩扶持,几处清砧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