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日日闲看燕子飞。


旧巢新垒画帘低。


玉历今朝推戊己,住衔泥。

湖南为客动经春,燕子衔泥两度新。


旧入故园常识主,如今社日远看人。


可怜处处巢君室,何异飘飘托此身。

今春有客洛阳回,曾到尚书墓上来。


见说白杨堪作柱,争教红粉不成灰。

钿晕罗衫色似烟,几回欲著即潸然。


自从不舞霓裳曲,叠在空箱十一年。

满窗明月满帘霜,被冷灯残拂卧床。


燕子楼中霜月夜,秋来只为一人长。

山中燕子龛,路剧羊肠恶。

裂地竞盘屈,插天多峭崿。

瀑泉吼而喷,怪石看欲落。

明窗短壁拂蛛丝,常是江边送客时。


留滞锦城生白发,不如巢燕有归期。

一双掠水燕来初,万点飞花社雨馀。


辛苦成巢君勿笑,从来吾亦爱吾庐。

燕子矶,余三过之。
水势湁潗,舟人至此,捷捽抒取,钩挽铁缆,蚁附而上。
篷窗中见石骨棱层,撑拒水际,不喜而怖,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。

不宿青枫学子规,不穿绿柳伴莺啼。


双飞只爱清江水,自喜身轻照舞衣。

社日今年定几时,元宵过了燕先归。


一双贴水娇无奈,不肯平飞故仄飞。

城据山川胜,千年楚故都。


高楼临汴水,杨柳荫芙蕖。


唐室中多故,将军老镇徐。

燕子楼中,又捱过、几番秋色。
相思处、青年如梦,乘鸾仙阙。
肌玉暗消衣带缓,泪珠斜透花钿侧。

自别张公子,婵娟不下楼。


遂令楼上燕,百岁称风流。


我游彭城门,来吊楚王阙。

大山如墙缺,小山如冢累。


众山直下看,方知此峰危。


木末见夔峡,一沟盎春泥。

依依梁间燕,终日密相对。


本不欲尔期,何为尚此会。


得非缘所遭,又恐意有在。

裹髻不裹额,自名燕子巾。


翼覆尾涏涏,谁问巢由人。

牡丹春后惟枝在,燕子楼空苦恨生。


昨泪几行因拥髻,当年一顾本倾城。


分为翡翠笼俱老,讶道泉台伴不成。

青山如美人,楼观即奁妆。


若无一片镜,妙丽苦不昌。


兹石一何幸,值此江中央。

燕子来何晚,城春换物华。


逢人能语语,随意入家家。


故宇何堪恋,朱帘可得遮。

燕子飞来花在否,微雨退、掩重门。
正满院梨花雪照人。
独自个、怯黄昏。

塞北胡儿归去日,扬州燕子却来时。


空寻画舸藏风雨,更为傍人话别离。


回首凄迷春水路,伤心零落旧巢泥。

杏花初破处,新燕正来时。


红雨里飞去,乌衣湿不知。

绿暗连村柳,红明委地花。


画梁初著燕,废沼已鸣蛙。


鸥没轻春水,舟横著浅沙。

横江楼橹自雄飞,霜伏云麾尽国威。


夹岸火轮排叠阵,中流铁锁斗重围。


战余落日鲛人窟,春到长风燕子矶。

剪破流光不自持,空梁忽并玉差池。
荒城不识春风面,已是人家插柳枝。


蓬户小,草檐低,莫寻珠箔问香栖。

遥望北郭门,逶迤带崇墉。
东峰矗灵祠,西岭梵音宫。
双阙排云上,表里瞰大江。
风吹浩荡去,却在芦江湄。
燕子矶头月,清光当待谁。
泷东与泷西,岩嶂蔽天起。
泷西林木深,窈冥数百里。
城与白云争,所得尺有咫。
半壁斜开紫翠围,中流横作钓鱼矶。
沙洲定为真龙长,铁绠难回燕子飞。
江北每伤当日弃,南阳长恐故人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