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太霄帝君神霄府,一日玺书行海宇。


筑宫奔走谁敢后,万牛挽材山作础。


步虚夜半落云间,玉磬漻漻鸾鹤舞。

三华太素自然生,空里芙蓉灼灼明。


绛室金房虚宝座,大微童子下相迎。

真阳馆里气徘徊,升降三宫密往来。


生死不忓浮世事,相将五老上金台。

上景三元妙色精,绛宫久已列仙名。


更从大混存雌一,缥缈云车驾羽明。

五色云营叆叆屯,三三洞户敞琼门。


何方道士通朱表,玉女飞函达上尊。

远昌台下海扬波,得道高真始得过。


下格小仙追莫及,邕邕遥听八鸾和。

白玉飞符下紫庭,华幡三举召群灵。


攀条咀嚼空青蕊,五体金光射日星。

帝景相将会玉洲,月真层观紫云浮。


掣开三八黄金锁,无极虚皇在上头。

羽童呼吸辟非烟,烟气徘徊绿室前。


造化不从身外得,自根自本即三天。

碧落空歌黍米珠,十方勃勃入无馀。


闻经庆喜难言说,九色龙腾八景舆。

地居天上接空居,万象森罗遍八区。


功用不知谁主宰,绛霞丹雾閟清都。

绝顶横临日,孤峰半倚天。


裴回拜真老,万里见风烟。

仙宫有名籍,度世吴江濆。


大道本无我,青春长与君。


中州俄已到,至理得而闻。

岩有未有桂花开,观里闲寻道士来。


微雨过时松路黑,野萤飞出照青苔。

楼观俯长江,竹树蔽修岭。


入门却立惊,清旷非人境。


福地包形胜,真仪入范镕。

道者,体之可以即至神;用之可以挈天地;推之可以治天下;国家可使一世之民举,得其恬淡寂常之真,而跻于仁寿之域。
朕思是道,人所固有,沉迷既久,待教而兴。
俾欲革末世之流俗,还隆古之纯风。

湖光漠漠水禽飞,堤柳斜斜带夕晖。


二月江南好天气,初阳台上惬春衣。


巾子峰头舣钓船,初阳台上坐鸣弦。

湖田漠漠水禽飞,堤柳斜斜带夕晖。


二月江南好天气,初阳台上惬春衣。

廛西水北有佳处,五月六月泠泠风。


移将上界清净下,岂与尘世热恼同。


若人睡厌黄琉璃,晓梦惊走红守宫。

盛德灵谋协,元符宝字披。


真宫肇高阁,精意感鸿禧。


晓箭传初刻,朝阳吐半规。

祝圣清场初展礼,鸿都向晓彰繁祉。
郁郁纤枝正后凋,瀼瀼瑞采俄雰委。


吉云五色比还疏,况是严冬岁律馀。

时巡将顺豫,吉礼协休成。


先道真文肃,徐銮瑞气平。


密都嘉荐备,太室令芳呈。

玲珑翠玉,面面绕庭柯。
偶凭妙迹,闲勘胜流,盘礴摩挲。
莲暗垂,交四壁、香薰锦裹,此中宜对修蛾。

紫阁登临处,秋光入品题。


窗吞河岳尽,檐压斗牛低。


客路孤城外,仙坛万岭西。

几欲登仙阁,年来筋力衰。


山青不在眼,云白更依谁。


碧海三山梦,瑶台万里期。

上阳宫里女,玉色楚人多。


西信无因得,东游奈乐何。

双溪南下绿湾环,碧瓦参差细雨间。


水绕玉清来九曲,云归沧海近三山。


铁狮昼伏闻钟鼓,白鹤宵飞认佩环。

撑腹书虚,董肠醪薄,怎支吟力。
高歌堕帻。
听瓶笙,动茶癖。

照水明霞,薰染暮山初透。
杜鹃啼血流丹咮。
谁栽南国调鹦豆。

翠带珠缨。
向游仙队里,恍遇云英。
镂冰质,凌波步,家何在、渺矣蓬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