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去岁诣公车。
天语勤渠。
绛纱玉斧照寒儒。

玉守清无一点尘,泠泠笙鹤下青旻。


大期爵德尊三者,上界神仙第一人。


经画中原皆向化,燮调四序总如春。

试把过江人物数,溪翁之外更谁哉。


不争百草群芳长,宁殿千花万卉开。


周庙瑟曾三叹咏,舜廊琴亦载赓来。

两翁虽老殊精悍,笔力纵横可掣鲸。


晚各为农同保社,昔偕谒帝入承明。


不嫌华发称遗老,犹冀馀年看太平。

宿昔银鞍狨覆鞯,今骑秧马垦荒田。


学神仙者丹多坏,立事功人传少全。


谁管灵均初度日,都忘弥勒下生年。

暮年量减怯杯深,客饷村醪且浅斟。


衰惰仅存已残锦,清贫安得未挥金。


朱弦有味馀三叹,丹扆无阶献六箴。

赤帝虽然张火伞,素娥亦自涌冰轮。


门无宾客临罗爵,庭有儿孙贺绂麟。


晚节抽身还故里,他时留面见先人。

此老先生,尚不留东阁,肯博西凉。
我侬争敢,来近思旷之旁。
朱颜未改,绝胜如、蔡义张苍。

仙风道骨北山翁。
万卷著胸中。
涣若宦情冰释,作□醉面桃红。

人间喘汗。
无计翻银汉。
有个至人来震旦。

冰轮万里。
云卷天如洗。
先向海山生大士。

老不计生朝,惭愧阿连书尺。
雪鬓霜髭不管,管眼腰黄赤。


待将心事自笺天,莫费子公力。

开阁广延贤,负扆勤求旧。
应念南宫老舍人,闲袖丝纶手。


两制必当仁,五福无过寿。

蒲鞭渐弛,缿筒渐少,安用知他帘外。
从今也莫察渊鱼,做到不忍欺田地。


四民香火,五营笳吹,来献一杯寿水。

我如龚胜,君如龚舍,拂袖同归乡里。
共骑竹马有谁存,总唤入、耆英社里。


苍华尚黑,黄婆方旺,争问翁年今几。

一封奏御,九重知己,不假吹嘘送上。
从今稳稳到蓬莱,三万里、没些风浪。


臣年虽老,臣卿尚少,一片丹心葵向。

女孙笄珥,男孙袍笏,少长今朝咸集。
且留晚节伴寒香,莫要似、春华性急。


大招吟了,巫咸下了,未爱修门重入。

香芸辟蠹,青藜烛阁,天上宝书万轴。
前回读得未精详,更罚走、一遭重读。


松风如故,丹炉如故,坐阅人间陵谷。

去年无麦,今年多稼,尽是君侯心地。
向来寺寺总拘桩,今有不拘桩底寺。


省仓展日,米场镌价,万落千村蒙惠。

俱登瀛馆,俱还洛社,各自健如黄犊。
不消外监与留台,也不要、嵩山崇福。


我如原父,君如贡父,且把汉书重读。

出通明殿,入耆英社,谁似侍郎洪福。
掌中元自有三珠,更检校、诸孙夜读。


管他莱相,管他鹤相,留我本来面目。

御屏录了,冰衔换了,酷似香山居士。
草堂丹灶莫留他,且领取、忠州刺史。


移来芳树,摘来珍果,压尽来禽青李。

金闺彦,荷蒉过山前。
把钓坐溪边。
呼来每得天颜笑,放归犹作地行仙。

低局从头错。
解危机、除非唤取,国棋来著。
不信胡儿能胆大,南岸安他阵脚。

辇路东风里。
试回头、金闺昨梦,侵寻三纪。
岁晚岿然灵光殿,仆与君侯而已。

鬓雪今千缕。
更休休、痴心呆望,故人明主。
晚学瞿聃无所得,不解飞升灭度。

此翁幸自偏盲,那堪右目生微翳。
羽流禳谢,缁郎忏悔,天乎无罪。
客曰不然,也因口腹,也因瞻视。

鬳斋不是凡人,海山仙圣知来处。
清英融结,佩瑶台月,饮金茎露。
翰墨流行,禁中有本,御前停箸。

不须更问旁人,劝君自拂青铜照。
幅巾短褐,有些野逸,有些村拗。
两度呼来,也曾批敕,也曾还诏。

儿童不识樗翁。
挽衣借问年今几。
少如彦国,大如君实,披襟高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