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都城日荒废,往事不可还。


惟馀古苑石,漂散尚人间。


公来始购蓄,不惮道里艰。

见说岷峨千古雪,都作岷峨山上石。
君家右史老泉公,千金费尽勤收拾。
一堂真石室。

林虑灵壁名宇宙,震泽舂陵稍居后。
翟公黄鹤得数峰,对客掀髯诧奇秀。


我行新滩见益奇,千岩万窦雷雨垂。

紫微仙人今太白,不爱好官爱奇石。


顷从道山归雪山,一叶渔船一横笛。


船过宣池月满空,乘云飞上九华峰。

白蘋有嘉招,苍弁得胜践。


会心不惮远,乘兴恐失便。


篮舆犯穷腊,共作忍寒面。

一丘乃中虚,洞穴四无碍。


却略岩岫杳,黝纠石床怪。


苍牛饮前池,碧罅滟微濑。

结束战袍骑战马,冠军将军宛如画。


前呵小驻来美堂,箭去弓鸣飞鸟下。


青林路转入岧峣,湖亭海观争为高。

倦飞归鸟正思还,叩户聊分半日闲。


胜事漫同谈栗里,佳时休笑负龙山。


簿书已老无馀力,香火朝真有旧班。

不复襄阳写孟亭,草斋人道是丹青。


那知客自从文举,但怪山能养伯龄。


世味无多真潦倒,归心欲寄每丁宁。

绕涧新添数百竿,故人书为报平安。


似闻谡谡山风响,正想阴阴夏簟寒。


老大不能穷蠹简,归来便拟挂尘冠。

细路穿南岭,新松几许长。


毋庸驰马足,祇拟转羊肠。


便作高亭好,初非乱石妨。

插架环千轴,传家有旧书。


展舒惭几案,凉曝阙庭除。


破屋防悬溜,残编足蠹鱼。

白发萱堂上,孩儿更共怀。


弄孙那得见,将母竟难谐。


已绝功名望,犹疑出处乖。

岩石三年别,君恩未许归。


从谁寻草径,为我款荆扉。


旧绕山千叠,新添竹一围。

吴松初冷,记垂虹南望,残日西沈。
秋入青冥三万顷,蟾影吞尽湖阴。
玉斧为谁,冰轮如许,宫阙想寒深。

爱花成癖不待招,春来遍踏东西郊。

蒲扇屏山紫竹床,岭南五月似秋凉。


砚池风动云生石,帘外雨兰吹湿香。

三山幕府无公事,多病郎官懒出门。


老鹤唤回童子睡,石盆新雨长兰孙。

视草金銮不记年,却将心事付林泉。


归居盘谷真良策,买得愚溪定夙缘。


隔竹闻声鸣佩玉,挥毫落纸散云烟。

翰林风度世间无,炯若清冰置玉壶。


暂向霅川谋小隐,未应鲁国舍真儒。


平泉草木何须记,杜曲桑麻幸可图。

鬓影花光撩乱俱。
纷纷蝶翅接蜂须。
共斗南唐金叶子、阿谁输。

正酒船行,人声寂,好月如圭偷照。
鹍鸡初入破,响风筝刀尺,麻姑手爪。
银甲徐调,冰丝轻拨,啄木丁丁小鸟。

夔龙在丘壑,神物发幽秘。


森然万琼瑰,参错分位置。


踞地猛兽伏,拿空孤鸟厉。

卿云覆其上,草木争鲜新。


竹露先参差,晴曦破萧晨。


万石纷拱揖,静默自主宾。

山泽形容忌太臞,石林风范独何如。


时时宾客倾家酿,个个郎君读父书。

山行不用瘦藤扶,度石穿云意自徐。


夜过西岩投宿处,满身风露竹扶疏。

朝廷入忘返,山林往不还。


念无高世姿,聊处可否间。


筑基仿崔巍,鞭石轻险艰。

卞山苕水共苍苍,中有先生万石堂。


早岁英名类终贾,暮年眉寿到刘杨。


人琴遂欲成千载,鸡酒犹能酹一觞。

东风易阴晴,一雨晓便止。


舍舟欣徐行,乌鹊声为喜。


岧峣石林谷,苍翠间红紫。

先生德业万人雄,寻尺犹收爨下桐。


乞与朱弦弄流水,坐听岩壑起松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