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五丈原头刁斗声,秋风又到亚夫营。


昔如埋剑常思出,今作闲云不计程。


盛事何由观北伐,后人谁可继西平。

一雨濯残热,秋气忽已深。


青灯照空廊,重露滴高林。


危坐读周易,会我平生心。

五十衰翁发半华,犹能把酒醉天涯。


丝毫美政何曾有,惟把丰年赠汉嘉。

画檐鸣雨早秋天,不喜新凉喜有年。


眼里香粳三万顷,寄声父老共欣然。

秋夜挑灯读楚辞,昔人句句不吾欺。


更堪临水登山处,正是浮家泛宅时。


巴酒不能消客恨,蜀巫空解报归期。

残年冉冉返丘园,败屋萧萧长子孙。


久悔文辞妨大学,偶因忧患得玄门。


扶持后死知天幸,容养无能荷国恩。

六年归卧水云乡,本自无闲可得忙。


羸病岂知身尚健,迂疏真与世相忘。


霜清水落年华晚,月黑枭鸣夜漏长。

月昏当户树突兀,风恶满天云往来。


太阿匣藏不见用,孤愤书成空自哀。


吾辈赤心本贯日,昔人白骨今生苔。

逢水逢山到处留,可怜身世寄孤舟。


一汀蘋露渔村晚,十里荷花野店秋。


羽檄未闻传塞外,金椎先报击衙头。

唐虞治巍巍,洙泗道益明。


岂知秦汉后,佛老起纵横。


诗书虽仅存,韶頀无遗声。

畏首复畏尾,吾身其馀几。


虽云食不足,健决岂不伟。


蓬窗对亲旧,情话来亹亹。

前年蒙趣召,渡江当六月。


顾惭衰病躯,触热朝行阙。


君恩虽屡下,恐惧乞骸骨。

颁历如昨日,俯仰芳岁残。


蜩蚻方鸣秋,砧杵已戒寒。


书生赋予薄,何适不艰难。

竭作朝筑陂,独劳暮锄菜。


草烟栏犊卧,船响篱犬吠。


残年迫耄及,农事不敢废。

我梦游异境,乌帽跨小蹇。


桑麻夹阡陌,山川旷何远。


俗有太古风,萧散到鸡犬。

长康有三绝,吾独得其一。


寓世八十年,一痴万事毕。


世间所谓黠,正类裈中虱。

月生东山口,宿鸟惊相呼。


我起立苍茫,恍在白玉壶。


饥鹘掠危巢,大鱼跃平湖。

读书喜夜长,著书悲齿暮。


平生企前哲,凛有庸人惧。


吾庐大泽中,地旷北风怒。

收尽浮云见素娥,青天脉脉映明河。


时平里巷吹弹闹,岁熟人家嫁娶多。


高会不知清夜永,散归想见醉颜酡。

老觉人间岁月遒,愔愔窗户一灯幽。


读书已废虚长夜,护塞无期负盛秋。


病齿何堪食粱肉,残躯惟念制衣裘。

齿发凋残志有馀,一编聊复遂吾初。


老来每恨无同学,梦里犹曾得异书。


家世偏憎慕青紫,儿童切莫话龙猪。

妄意斯文力弗胜,苦心犹欲付云仍。


数编鲁壁家传学,一盏吴僧夜讲灯。


南犬固应多吠雪,夏虫那得解知冰。

吴下当时薄阿蒙,岂知垂老叹途穷。


秋砧巷陌昏昏月,夜烛帘栊袅袅风。


缩项鳊鱼收晚钓,长腰粳米出新砻。

鬓毛焦秃齿牙疏,老病灯前未废书。


卷里光阴能属我,人间声利久忘渠。


穷山藏拙犹嫌浅,粝饭支羸不愿馀。

万里秋风夜艾时,剡川孤客不胜悲。


读书眼暗定谁许,忧国涕零空自知。


欲坠高梧先策策,渐低北斗正离离。

江头浩歌天宇宽,刺船归来清夜阑。


女贞林黑月未上,姑恶声悲村已寒。


不恨故交日零落,本知浮生难控抟。

老病龙钟不入城,浊醪粗饭饯馀生。


未霜村舍秋先冷,无月江天夜自明。


出塞虽惭平贼手,下帷聊喜读书声。

六十衰翁适得闲,一秋无事掩柴关。


雁来惨淡沙场外,月出苍茫云海间。


饮酒已衰犹爱客,著书初毕可藏山。

湖上萧萧叶落频,小桥东畔岸纶巾。


乍圆素月升寒璧,欲散微云蹙细鳞。


有酒便应遗世事,得闲随处胜官身。

断香漠漠绕藤床,新月娟娟转画廊。


乡远每劳千里梦,雨悭未放九秋凉。


衰迟分作骥伏枥,敛退敢求锥出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