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神屠不目全,妙额惟妆半。


更刀乃族庖,倚市必丑悍。



平生魏公筹,忽斫郢人墁。

道士令严难继和,僧伽帽小却空回。


隔篱不唤邻翁饮,抱瓮须防吏部来。

寂寞王子猷,回船剡溪路。


超遥戴安道,雪夕谁与度。


倒披王恭氅,半掩袁安户。

我昔生兵间,淮洛靡安宅。


髧髦入小学,童丱聚十百。


先生依灵肘,教以兔园册。

露箬霜筠织短篷,飘然来往淡烟中。


偶经菱市寻溪友,却拣蘋汀下钓筒。


白菡萏香初过雨,红蜻蜓弱不禁风。

水复山重客到稀,文房四士独相依。


黄金那得与齐价,白首自应同告归。


韫玉面凹观墨聚,浣花理腻觉豪飞。

翠蔓扶疏采撷忙,曲生糸出古淮阳。


蹋成明月团团白,酿作新鹅淡淡黄。


醅瓮秋凄惊凛冽,糟床夜注爱淋浪。

闻有池塘什,还因梦寐遭。


攀禾工类蔡,咏豆敏过曹。


庄蝶玄言秘,罗禽藻思高。

寄托荒山鬼与邻,一生黄卷不离身。


百年薪尽随缘去,莫学缁郎更误人。

元宵风物又阑残,闭阁何曾出一看。


尚觉烛光欺病眼,旋添衣著试春寒。


中都尺雪逾旬许,此地飞花逐片乾。

因辞可以验人心,心地开明辞必明。


试把正人文字看,何尝巧滞与艰深。

方识圣门辞达旨,作文之法在其中。


但将正意由辞出,此外徒劳苦用功。

何处难忘酒,隆冬客异乡。


门前风凛凛,天外雪茫茫。


候馆人烟少,前途道路长。

琅菜来从若木边,非膏非沐绿宛延。


玉盘委积羞佳客,不是陶家无馔钱。

金阙银城仙客居,欲传消息问麻姑。


蓬莱无物堪为信,剪寄苍龙一握须。

万古风涛浸石岩,老苔垂足细䰐鬖。


传闻海底珠无数,何事从来散不簪。

堂堂大节在朝廷,名重当时太华轻。


乾道君臣千载遇,先生议论九重惊。


人歌黄霸思遗爱,我颂朱云有直声。

门外长河水,有时鸣不平。


河边古樟树,亦各有枯荣。


人事关时数,春风莫世情。

玉壶花暖日烘窗,夺我寒衾晓梦长。


惭愧高人方拥鼻,小炉沉水宿残香。

黄菊开何许,疏篱小隐家。


似知重九日,故放两三花。


病著杯无渌,衰年发半华。

服食慎尼父,乡党记甚赅。


终篇及山雉,微旨费疑猜。


自我来长春,旅食谁相陪。

台蚀朱栏水渴池,曲深萝径隐秾姿。


晚春风日犹凄冷,绝世芳菲费护持。


曾是忧勤疏胜事,只今追赏异清时。

年年秋色君家好,一度相看一岁除。


从此菊开谁作主,他时花下渺愁予。


妻孥和靖微相似,棋曲东坡二不如。

广文无毡风撼颊,冻坐慈恩书柿叶。


乞米珍题矫龙凤,望粥娇儿闹鹅鸭。


不须欧家管城子,镂象雕犀作袍帢。

一生凛凛伴龙湫,末后飘飘逐置邮。


老屋相安真喣沫,扁舟独往亦浮沤。


晴沙照影支离晚,寒研磨烟骨董秋。

新裁绛帐拥朱轮,沃野天开万象春。


它日扶风多弟子,早时函谷辨真人。


梁丘代是能传易,贾谊年来不过秦。

老病蒙庄五亩阴,年年孤负楚王金。


虽然曳尾泥涂乐,未少衔珠一片心。

六月金盘安石榴,榴房忽绽玉浆流。


欲知太母尝新意,亲遣高王问魏收。

渚宫春雪一登坛,宋玉文成最耐看。


十二巫峰尽盘石,莫容云雨梦中残。

老龙堤畔彩云开,千乘旌旗射猎来。


蔽日鹏雏浑不管,掌中贪捧一珠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