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枫湖上村,绿蓑舟中客。


云兴山叠见,海近地势坼。


悠然沧洲趣,宛与尘世隔。

意薄杨修唤小儿,孤舟自笑发成丝。


放开痴腹无非梦,拈起幽怀总是诗。


霜下忽惊桐叶尽,滩生更觉水声奇。

问天乞得不赀身,常作东阡北陌人。


买酒不浇胸礌磈,忧时空觉胆轮囷。


寓居尚复能栽竹,羁宦悬知正忆莼。

林麓重重雾雨昏,扁舟晚过郡南门。


铸金越相遗祠古,执玉涂山王气存。


官道苍茫多水驿,客游飘泊厌风餐。

鲍郎山前烟雨昏,疏灯小市愁偏门。


上船初发十字港,鼓棹忽过三家村。


孤鸾对镜空自感,老龟支床何足论。

风吹芦荻声飕飕,晚潮入港浮孤舟。


老民已扫市朝迹,造物全付江湖秋。


项里庙前是鱼市,禹会桥边多酒楼。

短篷摇楫暮山昏,老怯年华易断魂。


夹港蒲声知小雨,隔林绩火认孤村。


奉祠累岁惭家食,谢事终身负国恩。

三百里湖新月时,放翁艇子出寻诗。


城头蜃阁烟将合,波面虹桥柳未衰。


渔唱苍茫连禹穴,寒潮萧瑟过娥祠。

过江何敢号高流,偶与俗人风马牛。


画楫新摇严濑月,清尊又醉戴溪秋。


壮心无复在千里,老气尚能横九州。

身是江湖不系船,雨馀随处一翛然。


浮云尽敛出青嶂,孤月徐升行碧天。


收网渔歌移别浦,隔城塔影落前川。

解缆初离小市门,放篙冲破一溪云。


露萤合散自成阵,水鸟飞鸣如觅群。


枫落荷疏秋渐老,河倾斗转夜将分。

老子西游万里回,江行长夏亦佳哉。


昼眠初起报茶熟,宿酒半醒闻雨来。


汉口船开催叠鼓,淮南帆落亚高桅。

江路桃花浪已生,新滩稳过失峥嵘。


九年行半九州地,三峡归无三日程。


系缆便增筇杖兴,倚窗时听棹歌声。

耿耿船窗灯火明,东楼饮罢恰三更。


不堪酒渴兼消渴,起听江声杂雨声。


垂首道涂悲骥老,满怀风露觉蝉清。

平生剩有烟波兴,钓濑时时小艇横。


欲暮山光先惨淡,未秋河汉已分明。


捕鱼时见连江网,迎荻遥闻过埭声。

春浦南来元不到,画桡偶复入鸥群。


人家远火林间见,船底微波枕上闻。


山口正衔初出月,渡头未散欲归云。

夜榜孤舟掠岸行,村墟频过不知名。


绕枝倦鹊寒无影,脱网奔鱼远有声。


两纸忽惊残历尽,一杯聊慰旅怀情。

一叶轻舟一破裘,飘然江海送悠悠。


闲知睡味甜如蜜,老觉羁怀淡似秋。


失侣云间孤雁下,耐寒波面两凫浮。

晤语无人与遣愁,出门聊复弄轻舟。


山穿烟雨参差出,水赴陂塘散漫流。


隔叶雄雌鸣谷鸟,傍林子母过吴牛。

娥江西路石帆东,身寄鸥波浩荡中。


叠叠沙痕留浦岸,疏疏日影透渔篷。


诗人无复同盟在,酒债何时一洗空。

江水悠悠双鲤鱼,眼明初拆入关书。


残年已觉身如客,一念还成泪溅裾。


春近预忧归梦短,潮回莫遣寄声疏。

木落霜清水鸟呼,扁舟夜泊古城隅。


吹残画角钟初动,低尽寒空斗欲无。


浪迹已同鸥境界,远游方羡雁程途。

千里风尘季子裘,五湖烟浪志和舟。


灯残复吐恼孤梦,雨落还收生旅愁。


城上霜笳入霄汉,烟中渔火耿汀洲。

平生万事付之天,百折犹能气浩然。


试问软尘金络马,何如柔橹月侵船。


英雄到底是痴绝,富贵但能妨醉眠。

三黜归来结草庐,平生狂态扫无馀。


但思下帷授老子,那复骑牛读汉书。


历历旧游浑似梦,萧萧残发不胜梳。

不迁比景戍交河,三径归来得已多。


应俗愈疏身老大,读书渐废意蹉跎。


闲从孙叟苏门啸,醉和荆卿易水歌。

江天云断漏斜晖,靡迤群山翠作围。


帆影似经吴赤壁,橹声如下蜀青衣。


卧闻裂水长鱼出,起看凌风健鹘飞。

溪行已清秋,还舍尚残暑。


天公为解围,帘栊过疏雨。


青蔬喜小摘,红粒亦新杵。

禹穴探断简,樵风泛清溪。


倒影森松桂,避船散凫鹥。


尘中有异境,十里青玻璃。

古祠照沧波,老木閟云洞。


轻舟不摇楫,正用一风送。


汲井漱甘液,扫榻寓幽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