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子石如琢玉,远烟真削黳。


入我病风手,玄云渰萋萋。


是中有何好,而我喜欲迷。

人间元无第一手,万事端如屈伸肘。


但能看破即超然,何代商山无四叟。


老民自视中何有,倾身经营一杯酒。

鬓毛萧飒齿牙疏,九十侵寻八十馀。


屋小苦寒犹省火,窗明新霁倍添书。


解梁已报偏师入,上谷方看大盗除。

用笔如用人,利钝乌可常。


必欲责其全,无乃废所长。


宣城与晋陵,声价略相当。

老来日月速,去若弦上箭。


方看出土牛,已复送巢燕。


清晨觅缣衣,正午废纨扇。

明明行路有神仙,世士求仙却不然。


贪冒苦多廉让少,恐君未得尽天年。

死来尚恋游金谷,病废犹难放柳枝。


等是胸中不浩浩,乐天莫笑季伦痴。

吾家学道今四世,世佩施真三住铭。


一窗萝月照孤咏,万壑松风吹半醒。

事来得失若山重,放下始知前日狂。


一枝藜杖一壶酒,何处人间无醉乡。

兜罗绵云常满谷,勃落叶衣无四时。


中原百战血涂野,此老醉眠初不知。

浮云万事不到眼,千岁人间心尚孩。


屏风叠下看花落,扇子峡中闻雪来。

清谈数语犹疑过,平地徐行亦虑危。


酌酒浅深须在我,更衣单复要随时。

红丝玉斗紫毫铓,岁晚相从味更长。


不似乐天归老日,柳枝骆马两堪伤。

烹葵饭豆饱还休,弄笔翻书岁又秋。


灵府湛然如止水,拟将何地著闲愁。

叶脱园林夜夜霜,风和巷陌日犹长。


轩车但怪容孤鹤,稊米安能益太仓。


此去得非穷李广,向来元是老冯唐。

试笔消长日,耽书遣百忧。


馀生得如此,万事复何求。


黄犬可为戒,白云当自由。

偶缘疏拙得天真,岂问前途屈与伸。


车马纵能欺倦客,江山犹可助骚人。


懒如叔夜书盈几,狂似渊明酒满巾。

月季元来插得成,瓶中花落叶犹青。


试将插向苍苔砌,小朵忽开双眼明。

春去无花可得攀,石榴不艳却明鲜。


昨朝花发今朝落,留得梢头一蒂看。

爱与陈玄酷作缘,馀波染指黑斓斑。


呼童汲水无来底,自掬垂檐一滴悭。

病较欣逢五五辰,宫衣忽忆拜天恩。


旧时叠雪含风眼,今看空山雨点痕。

早岁登龙气吐虹。
花砖红采映青葱。
西昆纶綍都经手,东壁图书尽在胸。

窗间多病委枯骸,陌上初收雨后埃。


公子风流过京兆,正堪眉妩傍妆台。

河朔初辞爨析骸,都城还许谢烦埃。


日长穷巷春归后,万绿阴阴锁吹台。

洗砚开书几,拈毫喜子巢。


不为微物挠,自向小栏敲。


已逐游丝末,还缘翠叶梢。

老子归来作么生,扫空诸有觉身轻。


触蛮大战两蜗角,甫白相酬二鸟鸣。


煨芋僧高曾约话,负苓者黠不传名。

商山昔有卑辞召,傅野今无审象求。


世态众狙更喜怒,市声百鸟各喧啾。


力耕且趁农东作,懒出难陪知北游。

忆与诸贤共造廷,暮年屈指略凋零。


颜郎衫色有时紫,潘令鬓毛无日青。


小草自应惭远志,落英犹足制颓龄。

心在人躯号太阳,能于事上发辉光。


如何皎日照八表,得似灵台高一方。


家用平康贫不害,身无疾病瘦何妨。

学馆齑盐惊岁晚,寒窗书史伴身闲。


年来轗轲甘言命,老去追随厌强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