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落江西香火缘,岭南人少问吾传。
一行水陆馀千里,两岁风花仅百篇。
句眼竟谁知落处,古囊长是挂闲边。
昨日我登山阁上,前村人落世尘中。
今还望望寻村去,复觉区区与世同。
眼界那分清与浊,心机已破碍为通。
小洛阳城春日酽,翠幕家家夸国艳。
围花命酒十日狂,何如水月山云日日长相见。
西州藩牧最佳处,古木阴森湖潋滟。
坡诗洋洋海波注,疏川导浍得施顾。
施书舛削顾名湮,宋邵何心错同铸。
吴兴山水接吴郡,多少峨仙旧游处。
幕中英俊许谁先,一一骅骝拟著鞭。
老我漫夸森画㦸,夫君端称泛红莲。
鸠工已见成轮奂,载酒何妨醉圣贤。
谁将秋色替云峰,万里炎歊一洗空。
细雨复青池上草,西风顿白鬓边蓬。
聊同吾党二三子,来访山中十八公。
人日肩舆度晓峰,长松偃蹇倚晴空。
几年不见根如铁,老境重来鬓似蓬。
独树未须夸老杜,五楸那复论韩公。
乌饭山边白玉团,瑞光千丈溢清寒。
斜穿逆旅茆茨室,正照先生苜蓿盘。
聊向青天思太白,却吟飞鹊忆曹瞒。
书家千载称兰亭,兰亭真迹藏昭陵。
只今定本夸第一,贞观临写镌瑶琼。
黄閍冈下得宝墨,古人烧砖坚于石。
持节吴江日,分符槜李辰。
双螭交赤帜,五马挟朱轮。
冻雨连清道,灵风动洒尘。
三月金陵别,匆匆催夜发。
无处不伤春,杨花半江雪。
海水忽成潮,奔流亦西回。
我有坚玉黝而泽,尝从十八公处得。
兰胶麝篆积甚劳,佛帐书灯扫何益。
江南务官骨已朽,潘仙久矣寻李白。
彼美春工用意多,剪裁琼蕊缀庭柯。
妍辞重识梁园赋,寡和还推郢国歌。
莫叹馀花皆惨悴,共看修柏自婆娑。
独向阴崖结构牢,一时文采擅风骚。
云间客见疑犹浅,山下人行望始高。
苍树攀巢驯鹳鹊,翠藤结蔓挂猿猱。
老怀耻为绕指柔,常恨不得登三邱。
春花满眼春日美,江山何往非胜游。
啼莺一声碎幽寂,南山面目如初觌。
忆昔军麾满南国,性命一丝悬一息。
老天与年补长贫,白发萧萧今六十。
嵓前桂树倚半空,台上牡丹高数尺。
人间契阔六年馀,清夜迎船过隐居。
寒日当阶散霜雪,疏篁绕壁韵笙竽。
烧香遂入维摩室,振席闲研老氏书。
有客访我城东庐,手持何侯山水图。
乍向高堂一披睹,已知笔力天下无。
老我爱山兼爱画,对此心神忽俱化。
蓑笠风流,拥来寒絮重重。
探梅不踏溪头雪,爱浮家、海碧天空。
看月开门,琉璃千顷溶溶。
画图点缀天公戏,有梅花、傲骨相同。
空林山簇倪迂树,一角斜收马远山。
幸借风帆供写望,爱吟秋叶好追攀。
而乃编排架结成竹轿,载客兀兀攀岩峦。
使我身如鹰与鹯,摩云一日千回盘。
镫前一读百叹息,泪与空檐雨同滴。
男儿不能忍穷守家,乃使风霜雨雪饥渴冻,劳惫忧愁疾病痛,一一尽入老亲梦。
今朝独上城南楼,一望兮万峰起立入胸次,化为突兀磊磈之羁愁。
归来对烛更凄绝,苦念明朝是元日。
骥毛龙甲少为贵,远师别搆图中趣。
圆机离相转即相,能使作者神明注。
茧丝宁作障,执秩足其民。
半壁凭榰柱,群陬失抚循。
麻姑仙蝶出深洞,双栖万古晨与昏。
夫子前身句漏令,拟寻丹灶如家园。
式燕芙蓉池,言解翡翠裳。
坐临秋水弄皎月,澄觞飞盖生明光。
那知白发归田舍,却见朱轓莅海城。
往事回头真是梦,流年屈指只堪惊。
笔头三踢攒成瓣,珠晕一圆工点椒。
妆缀蜂须拟笑靥,稳拖鼠尾施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