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汝阳让帝子,眉宇真天人。


虬须似太宗,色映塞外春。


往者开元中,主恩视遇频。

司空出东夷,童稚刷劲翮。


追随燕蓟儿,颖锐物不隔。


服事哥舒翰,意无流沙碛。

武功少也孤,徒步客徐兖。


读书东岳中,十载考坟典。


时下莱芜郭,忍饥浮云巘。

郑公瑚琏器,华岳金天晶。


昔在童子日,已闻老成名。


嶷然大贤后,复见秀骨清。

鶢鶋至鲁门,不识钟鼓飨。


孔翠望赤霄,愁思雕笼养。


荥阳冠众儒,早闻名公赏。

长啸宇宙间,高才日陵替。


古人不可见,前辈复谁继。


忆昔李公存,词林有根柢。

司徒天宝末,北收晋阳甲。


胡骑攻吾城,愁寂意不惬。


人安若泰山,蓟北断右胁。

杜牧司勋字牧之,清秋一首杜秋诗。

前身应是梁江总,名总还曾字总持。

心铁已从干镆利,鬓丝休叹雪霜垂。

西蜀识公初,南都从事馀。


一言知我可,久好复谁如。


学术留元叹,家声付伯鱼。

孤高出世学,豪迈谪仙人。


早岁犹和俗,中年自识真。


定馀时发照,尘尽四无邻。

道广中无竞,才高治不烦。


安心本笃静,忧世亦时言。


寿考同侪尽,经纶故事存。

二龙闲卧洛波清,今日都门独饯行。

愿得贤人均出处,始知深意在苍生。

汉主金门正召才,马卿多病自迟回。


旧山暂别老将至,芳草欲阑归去来。


云在高天风会起,年如流水日长催。

我有惆怅词,待君醉时说。


长来逢九日,难与菊花别。


摘却正开花,暂言花未发。

徵书强逼上彤闱,退食长吟望翠微。


汉室本缘三策重,门门真见二疏归。


朝廷司寇元持法,天下苍生遽拂衣。

朱雀桥边好鸟啼,提壶相送石城西。


江天渺渺孤帆远,草树依依望眼迷。


社稷奠安馀献纳,江淮儿女藉提携。

我昔滥竽两浙宪,君在秋曹曾识面。


西江右辖曾几时,君来幕下相追随。


星霜倏忽五六载,君已乔擢南安推。

作相开黄阁,为郎奏赤墀。


君臣道合体,父子贵同时。


国以推贤答,家无内举疑。

攀辕遮道满江头,欲借神君可暂留。


戡定潢池才七日,瞻依畏垒有千秋。


十城戎索皆先着,四载祥刑独敬由。

宗工天下宝,归葬国西原。
野阔箫声苦,云愁旐影昏。
如存三事礼,不返九京魂。
舛运明生疾,忠怀语绝偷。
空荣人曳履,终隔相封侯。
太史藏书法,门生助绋讴。
梁木萎邦哲,乘舆哭第家。
敛恩周衮里,追品汉貂华。
素礼初无悔,浮生遂有涯。
一世文为伯,三阶象有光。
何言隆栋吉,忽叹夜舟藏。
襚礼朝颁册,哀音路过丧。
谁说二疏闻汉代,清朝复见一人归。
春山隐隐新诗社,烟水茫茫旧钓矶。
逸兴欲寻芳草去,闲情只伴白云飞。
尊翁翰苑宗文史,令伯虔台肃宪纲。
奕世清风原有范,百年交谊未相忘。
书香重拟增华国,鹾政今看颂惠商。
皇祐登瀛日,同升愧妄庸。
我年先一饭,君学富三冬。
久要平生好,分携晚岁逢。
清润慈明玉,汪洋叔度陂。
不忧仁者寿,早作哲人萎。
黄鹄归无日,青乌葬有期。
特起来湖海,详延入隽科。
三登褒然首,再续喜哉歌。
岩庙勋劳积,藩宣惠爱多。
五十年前发未韬,宫墙初共试蓝袍。
潮生熊海鱼龙戏,云覆马山松柏高。
剑佩屡回千里梦,江湖空叹一身劳。
天下中庸德,人伦正始风。
立朝周鼎重,当代禹门崇。
注意深黄阁,收神杳碧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