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昌身如饱腹,饱尽还当饥。


昌诗如膏面,为人作容姿。


不如昌其气,郁郁老不衰。

往子为御史,伊余忝拾遗。


皆逢盛明代,俱登清近司。


予系玉为佩,子曳绣为衣。

近见诗中叹白发,遥知阃外忆东都。


烟霞偷眼窥来久,富贵黏身摆得无。


新置林园犹濩落,未终婚嫁且踟蹰。

书生独占世间痴,过计私忧无已时。


知尽古今成底事,空将血泪向人垂。

公如大国楚,吞五湖三江。


赤壁风月笛,玉堂云雾窗。


句法提一律,坚城受我降。

我诗如曹郐,浅陋不成邦。

公如大国楚,吞五湖三江。

赤壁风月笛,玉堂云雾窗。

近红暮看失燕支,远白宵明雪色奇。


花不见桃惟见李,一生不晓退之诗。

昨日风烟接混茫,今朝紫翠插青苍。


此心元自通天地,可笑灵宫枉炷香。

呜呼吏部公,其道诚巍昂。


生为大贤姿,天使光我唐。


德义动鬼神,鉴用不可详。

二年官扬犹一炊,丞聋毋害守不讥。


帝知无功呼返之,具舟从江民不知。


道傍愚叟为涕洟,岂无爱人如尔为。

向来谀墓人,其报在身后。


柳车不免埋,硫黄安能寿。


流传碑板多,篇篇说不朽。

江城收灯寒寂历,里巷闭门不复出。


蓬茅数屋逐臣庐,门前樵牛卧斜日。


老人拥褐炉前睡,眼冷不眠思往事。

素瑟朱家古韵长,有谁流水辨汤汤。


东家学嗜蒲菹味,蹙頞三年试敢尝。

奏疏螭坳上九天,谪官剑浦路三千。


披陈肝胆成微志,跋涉山川赖壮年。


缅邈寄书黄犬后,凄凉陟岵白云前。

扰扰人心随渺茫,更于底处问穹苍。


今朝开霁君知否,春到无边花草香。

双双水中凫,足短翼有馀。


飞高既能远,行陆安事俱。

宦情本羁旅,节物犹戏弄。


欻见林下风,初开水滨冻。


登高举遗俗,剪彩随众用。

一封抗佛骨,默祝开衡云。


却飞潮海檄,暴鳄徙纷纷。

欲识交情久远期,十年方和和韩诗。


他时更践诗中语,偕隐溪山不可迟。

一时符众望,七尺验童谣。


人喜丰穰兆,吾知瘴疠销。


戏看还扑面,闲试欲齐腰。

麦熟即快活,汝不食麦空饶舌。
前时斗粟银百星,老农无银色菜青。


此鸟年年啄草子,今年草根救人死。

谁镌紫石仅如斗,我贮清泉将作池。


养得小鱼终日看,老翁真个似童儿。

卷送风漪光八赤,竹新渐作琉璃色。


世人贵耳便贱目,那知不抵蕲州笛。


年来愧汗常浃肤,夏日自嫌污枕席。

退之序郴阳,水驶山不平。


中州清淑气,至此郁以停。


封州在炎方,更过郴几程。

自闻蓬莱山,大林夹长峦。


上生瘿藤萝,下生荆榛菅。


仰不见天日,藏蓄雾雨寒。

万树残英委泥滓,柳花成絮独高飞。
自怜纤质无人赏,宛转还从洛浦归。
满目烟云散午风,青山万仞倚晴空。
欲登绝顶聊舒啸,鸟道巉岩一线通。
万木阴阴石径斜,乱山深处有人家。
春风满耳多啼鸟,涧水流来带落花。
泼眼青螺宿雨晴,乘闲连日作山行。
何须对酒听丝竹,满耳松声杂涧声。
宿雨晴来罨画张,重重螺髻拥穹苍。
数声啼鸟桃花落,一路东风涧水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