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征为客久,西候别君初。


岁满归凫舄,秋来把雁书。


荆门留美化,姜被就离居。

从事今朝真到齐,春和盎盎却秋凄。


色如夷甫玉麈尾,价敌茂陵金袅蹄。


瑞露颇疑名太过,橐泉犹恨韵差低。

长爱谪仙夸蜀道,送君西望重吟哦。

路高黄鹄飞不到,花发杜鹃啼更多。

清禁寒生凤池水,绣衣荣照锦江波。

虚名误长者,邂逅肯经过。

所操十馀篇,浩荡决江河。

侧身朝市间,乐少悲惭多。

河光岳色过秦关,英气飘飘酒满颜。


贾谊书成动西汉,谢安人笑起东山。


亨途去觉云天近,旧隐回思水石闲。

长卿家亦但四壁,文君窥之介如石。


胸中已无少年事,骨气乃有老松格。


汉文新览天下图,诏山采玉渊献珠。

石似江沧落日明,鸬鹚乌鹊满沙汀。


小儿骨相能文字,乞与班班作砚屏。

河阳军节度、御史大夫乌公,为节度之三月,求士于从事之贤者。
有荐石先生者。
公曰:“先生何如?”曰:“先生居嵩、邙、瀍、谷之间,冬一裘,夏一葛,食朝夕,饭一盂,蔬一盘。

长把种树书,人云避世士。


忽骑将军马,自号报恩子。


风云入壮怀,泉石别幽耳。

笑拂孤芳旋汲泉,忽如身堕晓霜天。


一生寒瘦知何用,只得清名垂万年。

云亭炎帝馆,洙泗鲁王宫。


百代声名远,千秋望秩同。


郊禋元祀启,肸蚃九幽通。

昌言举进士时,吾始数岁,未学也。
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,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;家居相近,又以亲戚故,甚狎。
昌言举进士,日有名。

鹤知半夜鸡知旦,岁晚淹留客心乱。


功名识时贵及早,不忍饭牛衣至骭。


家居负米有季弟,能视明星弋凫雁。

混混拍堤瓜蔓水,轩轩衔尾挂樯船。


使君东下只朝夕,父老走迎无后先。


古堞秋耕拾铜镞,长淮瀑雨入壕莲。

紫微星宿何煌煌,掖垣华阁上相当。


舍人亦与泰阶近,两两联裾如雁行。


其间飞星入王垒,天子赐告归故乡。

燕然山北大单于,汉家皇帝与玺书。


持书大夫腰金鱼,飞龙借马出国都。


胡沙九月草已枯,草上霜花如五铢。

茂苑行春罢,携琴又向东。


潮声数里外,山色半城中。


帆带桃花雨,衣翻柳叶风。

老友吴江去,吴江水尚高。


一樽散鲈脍,四月过樱桃。


矍铄绿玉杖,风流白纻袍。

识来无定居,此去复何如。


一与耕者遇,转将朝客疏。


资身唯药草,教子但诗书。

横金被紫拜新除,官好何妨万里余。


犵狫衩衣仍讳鬼,咨陬入馔解名鱼。


石田虽瘠堪供赋,斋阁长闲好著书。

石上菖蒲何所拟,虬然连络龙蛇尾。


寸馀九节瘦根茎,能辅五脏坚发齿。


清泉白石养案间,璀璨芬芳诚可喜。

圣泽被卷阿,髫童亦置科。


两蜗从小竞,三豕至今讹。


亦漫为官耳,其将奈若何。

念汝不得意,行歌燕市中。


乡书催朔雁,旅食寄霜枫。


荆玉已三献,冀群当一空。

万古黄州水,孤城赤壁山。


仙凫从此去,宾雁几时还。


柳泽春阴细,琴堂昼日闲。

宦情重居内,世论轻守藩。


出处苟自得,重轻安足原。


昔常怪萧傅,耻乘太守幡。

符离封城古云望,扼控东南地形壮。


飞流金粟走舟车,镇压奸雄宿兵仗。


昌言才思老台阁,声名远出风骚将。

香山广文石娥啸,学究谈禅穷典要。


斋珠缀领作朝珠,古调希声成别调。


麟经领荐是何年,走马金台正英妙。

石友抱奇璞,朅来掾吾邦。


昂然凌霄姿,莒鼎独力扛。


入幕有此士,诸人亮难双。

忆别匡庐又七年,湖光山月待人圆。


栽松未了何生愿,插草遥看后日缘。


拄杖已传庾岭信,深山知有石头禅。

春水薰风向七贤,到时日永绿畴添。


山中赖有天人范,火种刀耕绍别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