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斫得龙光竹两竿,持归岭北万人看。


竹中一滴曹溪水,涨起西江十八滩。

少年鞍马勤远行,卧闻龁草风雨声,见此忽思短策横。


十年髀肉磨欲透,那更陪君作诗瘦,不如芋魁归饭豆。


门前欲嘶御史骢,诏恩三日休老翁,羡君怀中双橘红。

幕府秋风日夜清,澹云疏雨过高城。


叶心朱实看时落,阶面青苔先自生。


复有楼台衔暮景,不劳钟鼓报新晴。

何处感时节,新蝉禁中闻。


宫槐有秋意,风夕花纷纷。


寄迹鸳鹭行,归心鸥鹤群。

曩岁曾陪夜讲灯,伏犀插脑齿如冰。


假令重见应难识,遗像癯然一老僧。

柳动御沟清,威迟堤上行。


城隅日未过,山色雨初晴。


莺避传呼起,花临府署明。

萧萧疏雨吹檐角,噎噎暝蛩啼草根。


闲却荒庭归未得,一灯明灭照黄昏。

青灯照我梦城西,坐上传觞把菊枝。


忽忽觉来头更白,隔墙闻语趁朝时。

咫尺淹留可奈何,东西虚共一姮娥。


阶前枣树应摇落,此夜清光得几多。

白发无聊病更侵,移床卧竹向秋阴。


朝来雁背西风急,吹折江湖万里心。

少时操笔坐中庭,子墨文章颇自轻。


圣世选材终用赋,白头来此试诸生。

爱尔青青色,移根此地来。


不曾台上种,留向碛中栽。


脆叶欺门柳,狂花笑院梅。

常爱张仪楼,西山正相当。


千峰带积雪,百里临城墙。


烟氛扫晴空,草树映朝光。

奕弈秋水傍,骎骎绿云蹄。


月仙有高曜,灵凤无卑栖。


翠色绕云谷,碧华凝月溪。

登朝已老似王阳,脱叶何堪雾雨凉。


案上细书憎蚁黑,禁中新酒爱鹅黄。


临阶野菊偏能瘦,倚槛青松解许长。

故园长忆泾皋。
薄田二顷依东郭。
也知世上,功名只似,空中楼阁。

秋风吹空雁旁午,长天无云月呈露。


为须通晓照清樽,莫遣中宵生薄雾。

江蓠生古砌,花每落禅床。


嘉客未采掇,空门自馨香。


名因诗目见,色对道心忘。

白燕自何方,双娇乳玉堂。


若非翻向壁,只道斫从梁。


易许青藜映,难教黑扇藏。

砚冰呵墨印开封,独坐高檐落叶中。


筹唱有声催短日,氅披无力御长风。


羸骖向晚还思秣,老鹤惊寒欲唳空。

何处它年寄此生,山中江上总关情。


无端绕屋长松树,尽把风声作雨声。

红楼金刹倚晴冈,雨雪初收望汉阳。


草檄可中能有暇,迎春一醉也无妨。

榆柳开新焰,梨花发故枝。


辎軿隘城市,圭组坐曹司。


独对芝泥检,遥怜白马儿。

陌头轻雨浥黄埃,远道春旗度岭来。


杨老城边逢客去,吴公陂下忆花开。


绣衣持斧怜南徼,画省焚香梦北台。

院中高树出城头,石路萦回带水流。


几处过山刚到晚,一从为客数逢秋。


川源烧没夷酋部,旗帜风高汉戍楼。

看雪山斋起不眠,馀寒犹觉入新年。


三分春色深无赖,一树梅花好自怜。


兔外阴云连楚泽,雕边朔气隔胡天。

野烧明山雪,人烟隔戍墙。


九州淹岁晏,群盗剧年荒。


警翼频喧树,赪鳞自恋塘。

东风日日涨黄沙,供佛床头始见花。


寒食清明好时节,年年憔悴独离家。

忆就江僧乞,和烟得一茎。


剪黄憎旧本,科绿惜新生。


护噪蝉身稳,资吟客眼明。

十日公府静,巾栉起清晨。


寒蝉近衰柳,古木似高人。


学佛宁忧老,为儒自喜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