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桃花压石玲珑。
似巫峰。
花底鞋儿花外、月如弓。
未济终焉心缥缈,百事翻从阙陷好。
进退雍容史上难,忽收古泪出长安。
百年綦辙低徊遍,忍作空桑三宿看。
著书何似观心贤,不奈巵言夜涌泉。
百卷书成南渡后,先生续集再编年。
逝矣斑骓罥落花,前村茅店即吾家。
小桥报有人痴立,泪泼春帘一饼茶。
枉说健儿身手在,青灯夜雪阻山东。
居礼曹,客有过者曰:“卿知今日之扬州乎?读鲍照《芜城赋》则遇之矣。
”余悲其言。
明年,乞假南游,抵扬州,属有告籴谋谋,舍舟而馆。
翠微山者,有籍于朝,有闻于朝,忽然慕小,感慨慕高,隐者之所居也。
山高可六七里,近京之山,此为高矣。
不绝高,不敢绝高,以俯临京师也。
钦差大臣兵部尚书都察右都御史林公既陛辞,礼部主事仁和龚自珍则献三种决定义,三种旁义,三种答难义,一种归墟义。
中国自禹、箕子以来,食货并重。
自明初开矿,四百余载,未尝增银一厘。
卿筹烂熟我筹之,我有忠言质幻师。
观理自难观势易,弹丸垒到十枚时。
游山五岳东道主,拥书百城南面王。
万人丛中一握手,使我衣袖三年香。
龚子自祷蕲之所言也。
虽弗能遂,酒酣歌之,可以怡魂而泽颜焉。
蹉跎乎公!公今言愁愁无终。
人天无据,被依留得香魂住。
如梦如烟,枝上花开又十年!
十年千里,风痕雨点斓斑里。
莫怪怜他,身世依然是落花。
将与汝枕高林,藉丰草,去沮洳,即荦确,第四时之荣木,瞩九州之神皋,而从我嬉其间,则可谓山中之傲民也已矣。
仁心为干,古义为根,九流为华实,百氏为杝藩,枝叶昌洋,不可殚论,而从我嬉其间,则可谓山中之悴民也已矣。
闻之古史氏矣,君子所大者生也,所大乎其生者时也。
少年击剑更吹箫,剑气箫心一例消。
谁分苍凉归棹后,万千哀乐聚今朝。
纱窗暝色低迷绿。
犹未传银烛。
春寒瑟瑟晚来添。
高楼卜罢刍尼至。
读我龙鸾字。
门前青翰泊双双。
沉思十五年中事,才也纵横。
泪也纵横。
双负箫心与剑心。
一帽红尘,行来韦杜人家北。
满城风色,漠漠楼台隔。
目送飞鸿,景入长天灭。
帆饱秣陵烟。
回首依然。
红墙西去小长干。
绝域从军计惘然,东南幽恨满词笺。
一箫一剑平生意,负尽狂名十五年。
文窗一碧,萧萧相倚,静袅茶烟一炷。
箨龙昨夜叫秋空,似怨道、天寒如许。
安排疏密,商量肥瘦,自斸苔痕辛苦。
酒压春愁春卷絮。
燕子归来,苦说年华误。
半晌怀人搔首伫。
幽梦四更醒。
欸乃声停。
吴天月落半江阴。
别梦醒天涯。
怊怅年华。
怀人无奈碧云遮。
数年华闲中黯黯。
记不起、谁思谁怨。
金炉香袅昼沈沈,并叠作,闲愁片。
之美一人,乐亦过人,哀亦过人。
月生于堂,匪月之精光,睇视之光。
美人沈沈,山川满心。
灵鹊飞秋夕,香车驾暮烟。
针儿七个尽情穿。
略费玲珑七孔藕心钱。
谁砑九秋光。
玉女玄霜。
胭脂队里铁为肠。
我住秣陵西。
西鸟秋啼。
也无墨客对挥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