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辙

苏辙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近山不作看山计,引水新成照水庵。


闭口忘言中自饱,安心度日更谁参。


简编围绕穿书蠹,窗户低回作茧蚕。

世故纷纷谁复闲,蛟龙不雨独安眠。


人间已厌三秋旱,涧底犹悭一掬泉。


庙令酒肴时醉饱,田家糠秕久安便。

饮阑钟虡欲移轩,香雾犹残金博山。


明月飞来松岭外,游人散落马蹄间。


城严画鼓初传角,路暗山花自落鬟。

涧谷新晴草木香,野情萧散自生凉。


雨添山色翠将溜,日转松阴晚更长。


病客独来唯有睡,游僧相见亦它方。

山林瘴雾老难堪,归去中原荼亦甘。


有命谁令终返北,无心自笑欲巢南。


蛮音惯习疑伧语,脾病萦缠带岭岚。

扫地开门松桧香,僧家长夏亦清凉。


公庭多事久来厌,净处安眠计甚长。


修竹填窗藤簟绿,白莲当户石盆方。

月入虚窗疑欲旦,香凝幽室久犹薰。

清风巧为吹馀瘴,疏雨时来报断云。

南海炎凉身已惯,北方毁誉耳谁闻。

月从海上涌金盆,直入东楼照病身。


久已无心问南北,时能闭目待仪麟。


飓风不作三农喜,舶客初来百物新。

风送江湖满洞天,洞门可听入无缘。


土囊郁怒声初散,石齿聱牙势未前。


乐奏洞庭真跌宕,歌传帝所亦清便。

十口南迁粗有归,一轩临路阅奔驰。


市人不惯频回首,坐客相谙便解颐。


惭愧天涯善知识,增添城外小茅茨。

春雪漫天密又稀,勾芒失据走灵威。


故欺贫窭冬裘尽,巧助遨游酒盏飞。


林下细花添百草,阶前轻素剪新机。

衰发秋来半是丝,幅巾缁撮强为仪。


垂空旋取海棕子,束发装成老法师。


变化密移人不悟,坏成相续我心知。

百顷西湖十里源,近依城郭带川原。


古台駊騀先临水,野寺参差半掩门。


远泛便成终日醉,幽寻不尽数家园。

山连上帝朱明府,心是南宗无尽灯。


过此攲危空比梦,年来瘴毒冷如冰。


图书一笑宁劳客,音信频来尚有僧。

忆赴钱塘九月秋,同来颍尾一扁舟。


退居尚有三师在,好事须为十日留。


倾泻向人怀抱尽,忠诚为国始终忧。

老罢子卿还属国,功成定远恨阳关。


漂流岂必风波际,颠沛何妨枕席间。


伏腊便应随俚俗,室庐闻似胜家山。

绿盖红房共一池,一双游女巧追随。


镜中比并新妆后,风际携扶欲舞时。


露蕊暗开香自倍,霜蓬渐老折犹疑。

邑居欲尽溪山好,不作层楼无奈何。


岩谷满前收蜡屐,漪涟极目卷渔蓑。


安心已得安身法,乐土偏令乐事多。

宦游阅尽山川胜,归老方知气味真。


歌哭不移身自稳,往还无间语尤亲。


永怀前辈无因见,犹喜诸郎有此人。

蔼蔼堂西十亩园,晚凉迎步绿阴繁。


共惊春去已多日,争看花开最后番。


未许狂风催烂熳,故将青幄强安存。

客到炎陬喜暂凉,江吹虚阁雨侵廊。


回看野寺山溪隔,卧觉晨炊稻饭香。


荔饷深红陋樱枣,桂醅淳白比琳琅。

古殿山花丛百围,故园曾见色依依。


凌寒强比松筠秀,吐艳空惊岁月非。


冰雪纷纭真性在,根株老大众园希。

南过庾岭更千山,烝润由来共一天。


云塞虚空雨翻瓮,江侵城市屋浮船。


东郊晚稻须重插,西舍原蚕未及眠。

思颍求归今几时,布衣犹在老刘师。


龙章旧有世人识,蝉蜕惟应野老知。


昔葬衣冠今在否,近传音问不须疑。

十年初见范公园,知与钱塘结弟昆。


乐易向人无不可,疏慵怜我正忘言。


南迁却返逢北渡,远聘相过适近藩。

夫子清贫不耐冬,书斋还费纸重重。


窗明晓日从教入,帐厚霜飙定不容。


京兆牛衣聊可藉,公孙布被旋须缝。

南窜逢公弄水亭,北归留我阖闾城。


壮年不见日千里,馀论犹惊敌万兵。


简册何人知造膝,边防触处竦先声。

凿地泥床不费功,山深炭贱火长红。


拥衾熟睡朝衙后,抱膝微吟莫雪中。


宠辱两忘轻世味,冰霜不到傲天工。

未识吾君龙凤章,诸儒望幸久南庠。


辇回原庙初移跸,鹭集西雍已著行。


执爵稍前疑问道,献琛不日数来王。

少年不办求良药,老病无疑生白须。


下种已迟空怅望,无心犹幸省工夫。


虚明对面谁知我,宠辱当前莫问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