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南公

宋建昌南城人,字次儒,号灌园先生。神宗熙宁中一试礼闱不遇,度不能逐时好,退筑室灌园,不复以进取为意。益著书,且借史笔以寓褒贬。哲宗元祐初立十科荐士,曾肇疏称之,议欲命以官,未及而卒。有《灌园先生集》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秋色今又动,凄然悟衰残。
筠床读书轩,一卧八九叹。
少壮非所惜,尘劳苦间关。
镜镊亦何功,铿铿漫从事。
助人饰形骸,初若逞意思。
须毛何足简,尘垢何足薙。
东村岂不佳,南村自清幽。
北村亦可居,俗悍不易投。
维此兑岭曲,陂陀绕川流。
尽日绕冈岭,孤征凌险巇。
春风处处豪,游子行安之。
过午或未饭,人烟信遐稀。
我发日以少,我梳未尝频。
过旬一理之,每理愁欠伸。
壮长足痒屑,奔驰更埃尘。
一日复一日,夜眠复朝兴。
不见事物穷,但觉忧患增。
千虑不必免,不思亦如恒。
竹榻破坏久,隅棱类绳桥。
扶身轻坐之,不敢直我腰。
动小响已大,支严势仍摇。
外物不可必,一官非我心。
荣生在适分,素愿乃山林。
知恩已三年,趣幕不觉深。
莫爱倾城名,名高祸将作。
莫嫁多才郎,才多情义薄。
君不见季伦不保绿珠命,长卿终负文君托。
说儒论四方,以北为背明。
盖言幽阴位,有向即非亨。
遂令口耳儿,恶北如近刑。
俗士各何在,来登盖徒然。
彼其见湖山,乃特论价钱。
为此可径绝,阴梯阻狙猿。
敷敷英乍含,春尽叶已碧。
垂垂实稍残,秋晚花尚拆。
鲜妍谁造化,迟暮我彩色。
涨水久已退,擎泥草扶疏。
平畴极我目,一来施犁锄。
九夏行过六,尚忧复污潴。
强步已半日,前冈更悠悠。
下如趋龙宫,上若登云楼。
不见人舍宅,但闻鸟喧啾。
还过巫师步,伫立想平昔。
不见旧门闾,苍苍但榛棘。
当时修竹圃,十里认浓碧。
武皇肆荒惑,公卿噤忠龈。
先生有直舌,谈笑开吾君。
董偃不敢怨,寿王谁与伸。
穷鬼断去志,送之岂无文。
譬如衢路埃,屡归已复新。
随我三十载,间关不辞勤。
温风扇炎节,高壤见新稻。
苍黄色犹杂,镰担力已到。
时当艰食久,不暇论赢耗。
蔡翁高古士,终始素践清。
晓然不欺心,可抵日月明。
二十弄赋笔,周流教诸生。
吹灯染小帖,借马忤厩人。
岂其事朝参,强欲观云泉。
盥栉具袍带,超遥石桥间。
沾沾水中鱼,生死岂有知。
成形四气中,积渐长鳞鬐。
但喜藻可依,未谙龙可随。
峨峨覆船山,特起秀蟠勃。
当前百十里,已见青突兀。
行瞻渐详谛,依约认毫忽。
十日不出门,厌闻水车声。
昨来新雨足,耳外忽晏清。
步屧踏初霁,舒徐绕塍行。
朝来烟雨重,天与平田接。
轻风更萧萧,清快绕我睫。
开扉觅高岭,没若隔世劫。
肃肃白虎殿,潭潭承明庐。
人皆通籍游,我独老饭蔬。
譬彼兽啖土,岂其恶甘腴。
西村灌园生,好尚只坟史。
偶为冻馁驱,放浪离桑梓。
初谋旅人食,岁月涒滩纪。
后事喜乖初,劳生拟何禀。
思山有藏市,愿起或成寝。
交声违本心,叹恨只愈甚。
有田山陂间,年历六七过。
买园丘墓侧,畎亩十丈大。
于焉拟柴荆,垂就又垂破。
穷秋我何事,岁计聊支准。
割稻三万斤,栽松二千本。
辛勤完廪庾,颠倒粪畦畛。
为农岂非天,归计恨不早。
业已入犁锄,谋惟在粱稻。
春霜久不解,乾渴满耕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