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时珍

李时珍(1518~1593)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古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释名


指煅铁炉中的灰,含有铁的作用。


气味


辛、苦、微寒、无毒。


主治


症瘕结块。

释名


古旧房屋东边墙上的土,叫东壁土。


气味


甘、湿、无毒。


主治


突然心痛。

释名


亦名白善土、白土粉、画粉。
白垩,到处都有,入药须用白色者。
先研捣极细,然后放到盐汤里,浮在水而上的,用来作药,沉下去的不要。

释名


鼠负、负蟠、鼠姑、鼠粘,湿生虫、地鸡,地虱。


气味


酸、温、无毒。


主治


产妇尿秘。

主治


面上风粟,或青或黄赤,隐暗涩痛,及人唇上生疮者,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,即安。
又妇人吹乳,取砂七枚,温酒送下,更以炊帚枝通乳孔。
此皆莫解其理。

主治

屎:服之,破宿血,杀百虫。

释名


计鱼、石桂鱼、水豚。


气味


(肉)甘、平、无毒。


主治


补虚劳,益脾胃。

释名


天水牛、八角儿。
一角者名独角仙。


气味


有毒。

释名


夜光、熠、景天、救火,据火、挟火。


气味


辛、微温、无毒。


主治


明目,疗青盲,治小儿火疮伤等。

释名


毛犀。


气味


角:酸,咸,凉,无毒。


主治


惊痫癫狂。

释名


子名枳实,枳壳。
枳实,枳壳一物也。


气味


枳实:苦,寒,无毒。

气味


(肉)甘、平、无毒。


主治


补虚劳。
蒸出来的油,涂汤火伤。

附方


《本草拾遗》曰:好魇多梦,烧人灰,置枕中、履中,自止。
《集玄方》曰:脚底多汗,烧人场上土,铺于鞋底内蹉之。
灰亦可。

主治


马蝗入人耳,取一盆枕耳边,闻气自出。
人误吞马蝗入腹者酒和一二升服,当利出。

释名


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,流为溪涧者也。


气味


甘、平、无毒。


主治


霍乱烦闷,呕吐腹空,转筋恐入腹,宜多服之。

释名


石、金钗、禁生、林兰、杜兰。


气味


甘、平、无毒。


主治


胃中虚热、发热自汗、痈疽排脓内塞。

气味


咸、小温、有小毒。


主治


煮浴,去风瘙疥癣。
饮一合,吐下宿食胪胀。

主治


枯瘤赘痔乳,食瘘疬并诸疮恶肉。


修治


用砒石二两,木鳖子仁、巴豆仁各半两,硇砂二钱,为末,用木鳖子油、石脑油和成一块,油裹,埋土坑内,四十九日取出,劈作小块,瓷器收用。
孤滔曰:“土黄制雄黄。

释名


亦名“獐耳细辛”。


气味


(根)苦、平、有毒(入口使人吐血)。


主治


各种恶疮、疥痂、瘘蚀、皮肤虫痒等。

释名


镜面草。


气味


辛。


主治


吐血、鼻血。

释名


土龙。


气味


(鳄鱼甲)酸、微温,有毒。


主治


心腹症瘕、瘰疬瘘疮、崩中带下等。

释名


礼鼠,拱鼠。


气味


甘,平,无毒。


主治


润肺生津,煎膏贴疮肿,解毒止痛。

释名

白沙糖(即白糖)。

气味

甘、寒、冷利、无毒。

主治

润心肺燥热,治咳消痰,解酒和中,助脾气,缓肝气。

气味


肉:甘,平有小毒。
阴茎:酸,咸,温,无毒。


主治


肉:人病马痫,筋脉不能自收,周痹肌肉不仁。

释名


芫青、青虹。


气味


辛、寒、有毒。


主治


宣拔瘰疬,治疝积疼痛,余功同斑蝥。

释名


鸦麻,壁虱胡麻。


气味


甘,微温,无毒。


主治


大风疮癣。

释名


紫软。


气味


甘、寒、无毒。


附方


烦热、病瘿瘤脚气者,宜食本品。

气味


甘、温、无毒。


主治


补中益气。

释名


亦名薇芜、蕲、江蓠。


气味


辛、温、无毒。


主治


头中久风、风眩、泄泻、咳逆等。

释名


黄鼠狼。


气味


肉:甘,臭,有小毒。
心肝:臭,微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