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桃叶映红花,无风自婀娜。
春花映何限,感郎独采我。
桃叶复桃叶,桃叶连桃根。
相怜两乐事,独使我殷勤。
我本汉家子,将适单于庭。
辞决未及终,前驱已抗旌。
仆御涕流离,辕马悲且鸣。
思归引。
归河阳。
假余翼鸿鹤高飞翔。
余以元康六年,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、徐诸军事、征虏将军。
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,去城十里,或高或下,有清泉茂林,众果、竹、柏、药草之属,莫不毕备。
又有水碓、鱼池、土窟,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。
先帝顺天应时,西平巴、蜀,南和吴、会,海内得以休息,兆庶有乐安之心。
而吴复背信,使边事更兴。
夫期运虽天所授,而功业必由人而成,不一大举扫灭,则役无时得安。
南阳宋定伯年少时,夜行逢鬼。
问曰:“谁?”鬼言:“鬼也。
”鬼问:“汝复谁?”定伯诳之,言:“我亦鬼。
碧玉破瓜时,郎为情颠倒。
芙蓉凌霜荣,秋容故尚好。
碧玉小家女,不敢攀贵德。
萧瑟仲秋风,飚唳风云高。
山居感时变,远客兴长谣。
疏林积凉风,虚岫结凝霄。
天台山者,盖山岳之神秀者也。
涉海则有方丈蓬莱,登陆则有四明天台。
皆玄圣之所游化,灵仙之所窟宅。
习人称鸡有五德,而作者赋焉。
至于寒蝉,才齐其美,独未之思,而莫斯述。
夫头上有緌,则其文也;含气饮露,则其清也;黍稷不食,则其廉也;处不巢居,则其俭也;应候守节,则其信也;加以冠冕,则其容也。
瞻彼高冈,有猗其桐。
允也君子,实宝南江。
员规启裕,沈矩履方。
南衡惟岳,峻极昊苍。
瞻彼江湘,惟水泱泱。
清和有合,俊乂以藏。
鸣鹤在阴,戢其左翼。
肃雍和鸣,在川之域。
假乐君子,祚尔明德。
习习谷风,扇此暮春。
玄泽坠润,灵华烟煴。
高山炽景,乔木兴繁。
夫何乾行之变通兮,昏明迭而载路。
羡飞辔之远兮,腾六龙于天步。
时赴节而渐流兮,气移数而改度。
【其一】
我在三川阳,子居五湖阴。
山海一何旷,譬彼飞与沈。
目想清惠姿,耳存淑媚音。
伊我世族,太极降精。
昔在上代,轩虞笃生。
厥生伊何,流祚万龄。
悠悠涂可极,别促怨会长。
衔思恋行迈,兴言在临觞。
南津有绝济,北渚无河梁。
二日告:□氏女新月哀摧,不自胜,奈何奈何。
念痛慕不可任。
得疏,知汝故异恶,悬心。
资清以化,乘气以霏。
遇象能鲜,即洁成辉。
昔在帝妫臣唐之代,天纲浡潏,为凋为瘵;洪涛澜汗,万里无际;长波涾,迤涎八裔。
于是乎禹也,乃铲临崖之阜陆,决陂潢而相沃。
启龙门之岞,垦陵峦而崭凿。
生蓬户之侧陋兮,不闲习于文符。
不见图画之妙像兮,不闻先哲之典谟。
既愚陋而寡识兮,谬忝厕于紫庐。
自我去膝下,倏忽逾再期。
邈邈浸弥远,拜奉将何时。
披省所赐告,寻玩悼离词。
见逸游之高鸟,邈飘飏而殊逝,擢华毛以迅鹜,回劲翼以扬势,披六翮之联翩,振轻体之迢递,遂乃矜形辽廓。
冯虚安翔,翩翻徘徊,上下颉颃,动素羽之习习。
乱白质于日光,玩流气以差池。
大夫讳朔,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也。
魏建安中,分厌次以为乐陵郡,故又为郡人焉。
事汉武帝,汉书具载其事。
有司空公子,富贵不齿,盛服而游京邑。
驻驾平市里,顾见綦母先生,班白而徒行,公子曰:“嘻!子年已长矣。
徒行空手,将何之乎?”先生曰:“欲之贵人。
惟玄乌之令鸟兮,性自然之有识;
应炎阳之纯精兮,体乾刚之至色。
望仁里之回翔兮,翩群鸣以拊翼;
嗟自托于君子兮,心虽迩而不逼。
起彼高林,集此丛灌,栖息重阴,列巢布幹。
逸群公子,体奇好异。
傲世忘荣,绝弃人事。
睎高慕古,长想远思。
惟自然之初载兮,道虚无而玄清,太素纷以溷淆兮,始有物而混成,何元一之芒昧兮,廓开辟而著形。
尔乃清浊剖分,玄黄判离。
太极既殊,是生两仪,星辰焕列,日月重规,天动以尊,地静以卑,昏明迭照,或盈或亏,阴阳协气而代谢,寒暑随时而推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