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郊富山水,天子驻青旗。


元气古来积,群灵咸是依。


九重阿阁外,一脉太行飞。

偶赋凌云偶倦飞,偶然闲慕遂初衣。


偶逢锦瑟家人问,便说寻春为汝归。

钱塘词伯春怀动。
正献罢,长杨颂。
门外缁尘飞玉鞚。

曾在曲栏干,瞥见纱裙傍。
花影蒙松细步回,月底帘钩上。


重到曲栏干,记起人模样。

江湖听雨归来客。
手剪吴淞碧。
笛声叫起倦魂时。

一翠扑人冷,空蒙溯却遥。


湖光飞阙外,宫月澹林梢。


春暮烟霞润,天和草木骄。

东涂西抹寻常有,精灵可怜如许。
兜率天中,修罗海上,各是才人无数。
魂兮记取。

者溟蒙、江云岳雨,是谁招我来住。
空桑三宿犹生恋,何况三年吟绪。
来又去。

日落花梢,恹恹春倦何时省。
纱窗又暝。
黄月蒙蒙影。

晓枕心气清,奇泪忽盈把。

少年爱恻悱,芳意嫭幽雅。

黄尘澒洞中,古袌不可写。

红楼一角沈沈,那厢灯火秋娘院。
露寒花重,愁多指涩,酒醒人远。
蓦听离鸾,旋来泣凤,累人猜遍。

文廊匼匝屏风曲。
轻寒恻恻侵帘箔。
秋思正沉吟。

事事相同古所难,如鹣如鲽在长安。


从今两戒河山外,各逮而孙盟不寒。

不是逢人苦誉君,亦狂亦侠亦温文。


照人胆似秦时月,送我情如岭上云。

使君谈艺笔通神,斗大高阳酒国春。


消我关山风雪怨,天涯握手尽文人。

陶潜酷似卧龙豪,万古浔阳松菊高。


莫信诗人竟平淡,二分梁甫一分骚。

美人才调信纵横,我亦当筳拜盛名。


一笑劝君输一著,非将此骨媚公卿。

矮桃花压石玲珑。
似巫峰。
花底鞋儿花外、月如弓。

未济终焉心缥缈,百事翻从阙陷好。

进退雍容史上难,忽收古泪出长安。


百年綦辙低徊遍,忍作空桑三宿看。

著书何似观心贤,不奈巵言夜涌泉。


百卷书成南渡后,先生续集再编年。

逝矣斑骓罥落花,前村茅店即吾家。


小桥报有人痴立,泪泼春帘一饼茶。

九边烂熟等雕虫,远志真看小草同。

枉说健儿身手在,青灯夜雪阻山东。

居礼曹,客有过者曰:“卿知今日之扬州乎?读鲍照《芜城赋》则遇之矣。
”余悲其言。
 明年,乞假南游,抵扬州,属有告籴谋谋,舍舟而馆。

翠微山者,有籍于朝,有闻于朝,忽然慕小,感慨慕高,隐者之所居也。


山高可六七里,近京之山,此为高矣。
不绝高,不敢绝高,以俯临京师也。

钦差大臣兵部尚书都察右都御史林公既陛辞,礼部主事仁和龚自珍则献三种决定义,三种旁义,三种答难义,一种归墟义。


中国自禹、箕子以来,食货并重。
自明初开矿,四百余载,未尝增银一厘。

卿筹烂熟我筹之,我有忠言质幻师。


观理自难观势易,弹丸垒到十枚时。

游山五岳东道主,拥书百城南面王。


万人丛中一握手,使我衣袖三年香。

龚子自祷蕲之所言也。
虽弗能遂,酒酣歌之,可以怡魂而泽颜焉。


蹉跎乎公!公今言愁愁无终。

人天无据,被依留得香魂住。
如梦如烟,枝上花开又十年!


十年千里,风痕雨点斓斑里。
莫怪怜他,身世依然是落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