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飘飖一叶,看山容如枕,波痕如簟。
谁道长江千里直,尽入襟头舒卷。
暮霭初收,月华新浴,风定波微剪。
茫茫原野,正春深夏浅,芳菲满目。
蓄得新亭千斛泪,不向风前枨触。
渲碧波恬,浮青峰软,烟雨皆清淑。
春风桃李,比梅花时节、多些芳绿。
浩浩川原舒窈窕,是处山邱华屋。
草露含滋,林烟散晕,万象如膏沐。
柔蔕和烟亸,幽花带雪融。
欲开还敛閟芳容,得似蝤蛴微俯意惺忪。
格澹光弥艳,神清态转秾。
一点冰蟾,便做出、十分秋色,光满处、家家愁幂,一时都揭。
世上难逢干净土,天心终见重轮月。
叹桑田沧海亦何常,圆还缺。
灵均去矣,向潇湘、留得千秋颜色。
犹有平生迟暮感,况是霏霏雨雪。
玉色温温,金心的的,人与花同德。
行吟未罢,乍悠然相见,水边林下。
半塌东篱,淡淡疏疏,点出秋光如画。
平生绝俗违时意,却对我、一枝潇洒。
叹护林心事,付与东流,一往凄清。
无限流连意,奈惊飙不管,催化青萍。
已分去潮俱渺,回汐又重经。
绿遍池塘草。
更连宵、凄其风雨,万红都渺。
寡妇孤儿无穷泪,算有青山知道。
小艇依然系水门,门前落叶正纷纷。
饥鸦病雀不能言。
衰柳镇怜今日影,寒潮苦觅旧时痕。
啼鴂催山醒。
转幽深、沈沈雉堞,柳荑摇暝。
揽得清辉凝眸处,身在万桃花顶。
猱升渐上最高峰,喘汗才收语笑同。
河汉倒悬行杖底,江湖齐落酒杯中。
泉兼风雨飞腾壮,山纳烟云变化重。
【其一】
西风庭院夜深沉,彻耳秋声感不禁。
伏枥骅骝千里志,经霜乔木百年心。
南冠未改支离态,画角中含激楚音。
十年相约共灯光,一夜西风雁断行。
片语临歧君记取,愿将刚胆压柔肠。
梅花有素心,雪月同一色。
照彻长夜中,遂令天下白。
【其一】
衔石成痴绝,沧波万里愁。
孤飞终不倦,羞逐海鸥浮。
【其二】
姹紫嫣红色,从知渲染难。
士为天下生,亦为天下死。
方其未死时,怦怦终不已。
宵来魂跃跃,一骛三万里。
【其一】
不成绚烂只萧疏,携酒相看醉欲扶。
得似武陵三月暮,桃花红到野人庐。
【其二】
无定河边日已昏,西风刀剪更销魂。
别后平安否。
便相逢、凄凉万事,不堪回首。
国破家亡无穷恨,禁得此生消受。
城楼百尺倚空苍,雁背正低翔。
满地萧萧落叶,黄花留住斜阳。
阑干拍遍,心头块垒,眼底风光。
心宇将灭万事休,天涯无处不怨尤。
纵有先辈尝炎凉,谅无后人续春秋。
【其一】
秋来凋尽青山色,我亦添头白。
独行踽踽已堪悲,况是天荆地棘、欲何归。
闭门不作登高计,也揽茱萸涕。
【其一】
廿载犹劳好护持,气粗语大旧吟诗。
而今律细才偏退,可许情怀似昔时。

【其二】
少年情事宛留痕,触拨时时梦一温。
知有伤心写不成,小诗凄切作秋声。
晚晴尽许怜幽草,未契应难托后生。
且借馀明邻壁凿,敢违流俗别蹊行。
【其一】
玉润金明绝世妆,参差顾影画屏傍。
重帷曲室温黁火,不假风来自送香。

【其二】
枕泉漱石都无分,带水拖泥也合休。
只为分明得却迟,道腴禅藻负相知。
指名百体惭扪象,顺向诸根好学狸。
别院木樨无隐闭,当窗茂草不芟夷。
情怀验取报书迟,霜鬓争须四海知。
且许营巢劳幕燕,聊堪生子话邻狸。
是非忽已分今昨,进止安容卜险夷。
伏处喓喓语草虫,虚期金翮健摩空。
班荆欲赋来今雨,扫叶还承订别风。
臭味同岑真石友,诗篇织锦妙机工。
才人失职误儒冠,等畜倡优意亦安。
自悼骏公歌紫稼,同悲容甫吊湘兰。
相怜不必相知雅,未嫁还如未第看。
泥行活活到门苔,不见差如兴尽回。
款户客能今雨至,隔墙花想殿春开。
欲歌独漉愁深水,敢哭穷途起湿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