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里求师脚力顽,可怜无药驻童颜。


游梁曾在邹枚右,反鲁安能季孟间。


但见堆金守郿坞,未闻全璧出函关。

建隆事得之遗老,畴昔曾参野史看。


后阁夜犹歌玉树,陈桥日已涌金盘。


可怜李主归朝晚,专靠江神立国难。

西野约余同荐祢,六丁力尽不能留。


霜蹄屡蹶追风骠,皓首还登载月舟。


伊昔士元曾别驾,即今子美尚参谋。

满插花黄沃巨杯,一丝不遣挂襟怀。


若非供奉仙重谪,必是玄真子再来。


有妓分甘徒自臭,无奴负锸也须埋。

脱了荷衣事将台,羁留又见岭梅开。


诗因癸水辰山作,讼自雷州电县来。


架上书从人借读,墙边竹是俸移栽。

梅月炎官尚敛威,纷纷此物傍綀衣。


扑灯似怕光芒掩,撼树都忘力量微。


因爱积阴憎景日,逆知将雨泄天机。

客游万里践霜冰,旦旦披衣坐待明。


累黍功名成未易,跳丸岁月去堪惊。


即今纸被携寻宿,当日油幢听报更。

犹记垂髫到此山,重游客鬓已雕残。


寺经水后增轮奂,僧比年时减钵单。


绝壑云兴潭影黑,疏林霜下叶声乾。

冠非责童子礼,儿必读手泽书。


箪瓢回也不改,宗庙赤尔何如。

放勋禅饮牛父,轩皇问牧马童。


曰夫子致南面,称天师拜下风。

闻诸师者本同,取之友者亦公。


高才有出象外,精义不离个中。


南渡大儒管见,西山先生正宗。

懒白衣作宰相,宁黄冠事老君。


试问读三万轴,何如诵五千文。

死生非有二致,圣凡于此一般。


桓魋预为石椁,王乔尚欲玉棺。

圆随如一百八,大知识五十三。


旋学梵音朗诵,老无脚力遍参。

伏波自托真主,淮阴愿为假王。


病厌鸢飞鼓躁,晚悲鸟尽弓藏。

醉梦发于真性,醒狂或者矫情。


左相饮如川吸,龙图笑比河清。

环子受兵火涴,梅姬如玉雪清。


二妃未免遗恨,三郎可煞无情。

春圃莺花围席,秋堂风露入帘。


宁以肩承蹴鞠,不将手触牙签。

但记嬴二世尔,岂知晋太康耶。


一境浑无租税,四时长有桃花。

赵叟生长太平,以著色花擅名。


自古良工独苦,于今墨画盛行。

懒为随驾处士,宁作闭门隐君。


跨青牛导紫气,乘黄鹤上白云。

一槌复九世雠,编书封万户侯。


指视紫芝翁出,身从赤松子游。

南塘清谈亹亹,西山至言琅琅。


七略通群书博,一生短千载长。

匡人不识夫子,往往发其笥中。


但有深衣古履,元无宝玉大弓。

抛书咍㘆声里,转枕屈伸肘中。


卢生相黄粱舍,沈郎婿翠微宫。

暮年因耽黄卷,双瞳不省盲如。


来生愿为苍颉,四目造鸟迹书。

子猷无乘兴舟,越石有长啸楼。


雪灭千山踪迹,月照几家乐愁。

□无尽空诸有,孤立何须同参。


道人不置产业,寄迹孟家废庵。

屈贾死将千载,刘君来泛湘江。


沽酒偶留村店,看山不掩船窗。

晴是羲和喜,阴是嫦娥妒。


暖是青帝来,凉是赤熛去。


灾是旄头出,祥是奎星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