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故人书报新种畦,东皋豆麦稻水西。


更添庄屋成两脱,筑出涌路排沙泥。


柳插千本竹万个,鸡豚母子群相携。

知君本是烟霞客,被荐因来城阙间。


世业偏临七里濑,仙游多在四明山。


早闻诗句传人遍,新得科名到处闲。

缑山领印知公奏,才称同时尽不如。


奉使贺成登册礼,陪班看出降恩书。


去回在路秋尘里,受诏辞归晓漏初。

一回落第一宁亲,多是途中过却春。


心火不销双鬓雪,眼泉难濯满衣尘。


苦吟风月唯添病,遍识公卿未免贫。

平生操立有天知,何事谋身与志违。


上国献诗还不遇,故园经乱又空归。


山城欲暮人烟敛,江月初寒钓艇归。

不得同君住,当春别帝乡。


年华落第老,岐路出关长。


芳草缘流水,残花向夕阳。

万里杨柳色,出关送故人。


轻烟拂流水,落日照行尘。


积梦江湖阔,忆家兄弟贫。

东门有行客,落日满前山。


圣代谁知者,沧洲今独还。


片云归海暮,流水背城闲。

先辈观涛沧海口,长啸横槎拂牛斗。
野人醉著梦游天,九门历尽惊复还。


嘈嘈广乐犹盈耳,出门依旧重人间。

晴江迥阔。
又客里天涯,还叹轻别。
万里潮生一棹,柳丝犹结。

事莫必有胜,必胜难可持。


迩来罕相见,世上多夸驰。


黄金铸佩印,白玉刻佩龟。

行色上东陌,秋槐叶乱飞。


囊无一钱用,箧有古书归。


羸驷嘶寒草,荒城背落晖。

姑苏台畔去,云壑付清机。


野策过寒水,山童护衲衣。


松门正投宿,竹笠带馀晖。

郤生方得桂,王粲始从戎。


一舸辞吴会,单车入汉中。


乱山云木古,侧径野泉通。

禅衣本坏色,不化洛阳尘。


独有烟霞染,况将山水亲。


西风入关戍,宿雨过城闉。

缨佩不为美,人群宁免辞。


杳然黄鹄去,未负白云期。


此别清兴尽,高秋临水时。

芳岁归人嗟转蓬,含情回首灞陵东。


蛾眉不入秦台镜,鹢羽还惊宋国风。


世事悠扬春梦里,年光寂寞旅愁中。

又附楼船到海涯,东归短梦不胜嗟。


求医未获三年艾,避地难希五月花。


形貌久供儿女笑,文章羞向世人夸。

烟树遍云中,迎君马首东。


鸣鸡关下晓,归鸟汉阳穷。


倦客辞城阙,深耕托灌丛。

心苦酬心了,东归谢所知。


可邻重试者,如折两三枝。


雨毒逢花少,山多爱马迟。

故人当日送登畿,此地停舟醉落晖。


惭愧临河旧攀柳,尚留青眼看人归。

桃叶渡头闻唱歌,孤帆欲发奈愁何。


君归是我来时路,山水无多离思多。

金陵儿女踏春阳,金陵客子正思乡。


一杯况复春将去,目断飞花江水长。

故乡未解识清容,却在金陵阙下逢。


中禁曾分斋钵饭,上方时叩讲筵钟。


一帆细雨迢迢浦,半塔斜阳霭霭峰。

万人拥坐听潮音,宝刹曾迂玉驾临。


佛法晓敷三藏秘,帝恩春及九原深。


钟山坐处花频雨,练浦归时树欲阴。

张颠佳处是清高,不但诗狂酒亦豪。


自说平生耽翰墨,未尝名讳落官曹。


书工耻作云间榜,画好能添颊上毛。

邻家不识斗鸡翁,闭户能齐隐者风。


顾步曾为小山客,成名因事大江公。


一身千里寒芜上,单马重裘腊月中。

夫子道何孤,青云未得途。


诗书难舍鲁,山水暂游吴。


野绿梅阴重,江春浪势粗。

灞岸草萋萋,离觞我独携。


流年俱老大,失意又东西。


晓楚山云满,春吴水树低。

谁谓元戎幕,今同长者家。


一音闻说法,五叶见开花。


久住生车耳,因闲长道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