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二士相随风满巾,两禅同队景弥新。


但得黄花不牢落,莫嫌惊倒岳州人。

西风吹日弄晴阴,酒罢三巡湖海深。


岳阳楼上登高节,不负南来万里心。

爱把山瓢莫笑侬,愁时引睡有奇功。


醒来推户寻诗去,乔木峥嵘明月中。

楚酒困人三日醉,园花经雨百般红。


无人画出陈居士,亭角寻诗满袖风。

小瓮今朝熟,无劳问酒家。


重阳明日是,何处有黄花。

今夕知何夕,都如未病时。


重阳莫草草,剩作几篇诗。

晓天青脉脉,玉面立疏篱。


山中尔许树,独自费人诗。

客行满山雪,香处是梅花。


丁宁明月夜,认取影横斜。

七分年纪十分愁,物理乘除不自由。


死葬生游今得地,却嗟无计共迟留。

江湖流落久相依,每叹朱颜戏彩衣。


何事泪痕书上见,他年千陇约同归。

楼外花深碍小车,难忘有德见思多。


欲凭桃李为之谢,桃李无言争奈何。

弱岁干名翰墨场,春寒摇笔试西厢。


茫然二十年间事,还着春衣侍玉皇。

春来小殿雪初残,晓日曈眬未破寒。


黄伞当轩公事退,君王缓步侍臣阑。

酒压羔儿雪煮茶,红罗斗帐锦笼花。


中书堂上权衡手,小物勤公定等差。

打门将军得人惊,十月茶牙照眼明。


漏泄春光凌雪色,柳条萱草太迟生。

七年三到楚江边,阻上衡山信鲜缘。


此去便为归老计,不知重到是何年。

衡岳峥嵘倚太清,长时雾雨少晴明。


我来却恨缘征讨,不得祝融峰上行。

终日崎岖山谷间,雨馀林下水潺潺。


炎方六月不知暑,端为先生从此还。

玉溅珠跳雷雹声,岩端飞瀑蔽林芿。


呼童取斧开蒙密,一使行人心目清。

沈沈碧海绝津涯,一叶凌波亦快哉。


假使黑风漂荡去,不妨乘兴访蓬莱。

海上群黎亦弄兵,征车数月旅山城。


稽留谪命兢惶甚,正坐绯巾惩沸羹。

好住湖岩摄此心,有缘终会有知音。


梁溪老去孤峰顶,月白风清难更寻。

衲子来参去不辞,何劳飞锡远相追。


赠师银布牢收取,便是金襕付嘱时。

闰首邮音得到无,使来还喜发双鱼。


却思塞上经时问,恰是吴中当日书。


人邈江山神自照,道存忠义信从疏。

向来屡著敬斋语,正恐多言意未明。


今日报君惟一句,工夫端的贵躬行。

聪明用处翻多暗,机巧萌时正自痴。


若识圣门持敬味,临深履薄更何之。

何处春深刺史家,园林犹锁晋朝花。


风烟况接西湖水,重起书斋对郡衙。

彭泽门前惟有柳,河阳县里只栽花。


如今夹竹开桃李,犹似当年刺史家。

十相端严具足身,一团杨柳净瓶春。


石城莫与蛾眉看,羞不如人却妒人。

楚人不识女须面,只画昭君并莫愁。


赢得江南穷相眼,自嗟空白一生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