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个小麃相得甚,穿林度壑必相随。


自从老衲下山去,竟过西峰更不回。

莫言山里绝无朋,渐住云间几处僧。


八岁沙弥头带笠,驱牛一直上高层。

耕田博饭不须贪,但看厨烟勿教断。


今年种麦本无多,野雀公然分一半。

孤松如盖碧萋萋,流水还馀未冻溪。


穷到生台无半粒,饥乌带雪向人啼。

曲木为梁草作帘,我来又盖半间添。


蒲团以外惟茶灶,瓦罐烧泉味亦甜。

端坐泥床何所为,雪晴日影上高枝。


山麋野鹿全无礼,来不参堂去不辞。

月出开关昼掩扉,山上人间事事违。


最是欹崖连屋角,一番下雪一番飞。

长夜鸡声迥不闻,寂寥古塔与平分。


却嫌窗外晨钟动,犹带寒风闹白云。

采将山菜山柴煮,更汲山泉彻底清。


野老自言年八十,年年食此不知名。

无如此地足幽栖,满眼苍青我亦迷。


何处老猿来觅得,又扶筇竹过桥西。

市迹才通便不清,深藏塞外不知名。


中原无限佳山水,杂沓人来亦世情。

千峰寂寂待知音,人世纷纭那许寻。


不是我来频寄迹,孤他泉壑万年心。

垂垂白发坐凄凄,尽日空山听鸟啼。


笑指岩松高百尺,入山时节与肩齐。

半掩柴关一径苔,山梨几树落堆堆。


老僧定起开眸看,疑是山猿拾果来。

何处非吾得志时,山麋野雀共嬉嬉。


独行率意还同阮,但到穷途泪不垂。

一双草履一边瓢,一卷残书伴寂寥。


莫道无枝枝未稳,从今更不羡鹪鹩。

山花历乱杂蒿莱,一度来寻一度开。


猿狖不曾离旧处,笑予频去又频回。

一宿僧堂即便行,主人留客客无情。


磬声只到山门止,一路猿啼共鸟鸣。

已过溪云几十重,忽闻林外一声钟。


欲寻人处无人问,满地纵横是虎踪。

杖头到处是吾家,瓶钵都将挂树桠。


趺坐偶然盘石上,不须山鸟更衔花。

老大无家亦有筇,寻山山顶有高松。


芒鞋常恐行来遍,一日排云到一峰。

一饱欣欣乐有馀,主人犹我我犹渠。


翻思二十年前事,翠幕华堂是客居。

横路枯松挂古藤,几年踏雪到来曾。


偶看虎迹间人迹,知是长眉赤脚僧。

莫问西来路不同,何妨麋鹿得相从。


山山到处看俱好,最爱溪南第四峰。

居山元是此山人,似我山居日日新。


莫笑浮生无定止,但逢好石足乡邻。

竹杖随身任我移,袈裟搭在矮松枝。


青山处处容吾住,欲著茆檐便不宜。

曲曲溪流去复回,山花夹路石门开。


老僧望见频挥手,莫带红尘一点来。

天地不可必,春风或度关。


阴山一半揖,遗老共生还。


杖指乌衣巷,船归黄木湾。

沙坡台下土,春老草难生。


行路践心髓,游魂怯旆旌。


乌贪天养子,狐拜月成精。

佛命亦如线,西方有剩莲。


贝翻成大贾,笙吹比神仙。


弟子黄金贵,弓裘白日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