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诗虽云拙,心平声韵和。


年来烦恼尽,古井无由波。

颍水非汉水,亦作蒲萄绿。


恨无襄阳儿,令唱《铜鞮曲》。

万窍号地籁,冲风散天池。


喧豗瞬息间,还挂斗与箕。

舟人苦炎热,宿此乔木湾。


清月未及上,黑云如颓山。

我行无疾徐,轻楫信溶漾。


船留村市闹,闸发寒波涨。

烟火动村落,晨光尚熹微。


田园处处好,渊明胡不归。

鸟乐忘置罦,鱼乐忘钩饵。


何必择所安,滔滔天下是。

蛙鸣青草泊,蝉噪垂杨浦。


吾行亦偶然,及此新过雨。

交梨火枣味何如,闻说苕川已下车。


瓦榼尚携京口酒,草堂应写颍阳书。


亦知得意须乘鹤,未必忘机便钓鱼。

剪棘依垣小筑居,短檐横启纸窗虚。


造门已惯非缘竹,据案相忘况有书。


徐孺每劳悬木榻,陶潜何必爱吾庐。

去年三月来吴中,欲拟看花无与从。


今年二月花偏早,发作无节雨与风。


前时晴明要寻赏,谓夸洛阳多不容。

万顷烟波百尺丝,禅家宗旨有谁知。


自嫌固陋如高叟,却为僧笺把钓诗。

自昔吴僧标致清,经禅之外有诗名。


士衡止在东家住,恨不同听鹤唳声。

诚和尚昔挂孤帆,圭上人今架小庵。


老去身无安顿处,挑包便拟作禅参。

师去东华却鍊形,门人求我志金庭。


大椿枯后新为记,仙鹤亡来始有铭。


琼板欲刊知不朽,冰纨将受恐通灵。

纸窗竹屋俯寒泉,总角相看巳冁然。


莎径情深寻带草,芦中恩重覆渔船。


重来棠杜初悲雨,老去桃花不记年。

凉归高树罢蝉吟,小院蜗居亦静深。


积雨扫除三伏事,牵牛成就一窗阴。


功成欲退疏纨扇,别久相亲展薄衾。

十载供奉皇青春,颦笑謦欬若一身。


御马骑从内殿出,常饭饱饫天厨珍。


覆水翻知不收好,回首同侪竟谁保。

髻里明珠当自知,无端贫里叩贫儿。


北邙山下千堆土,葬尽神仙不解悲。

子云有字何须问,摩诘无言转更难。


请看佛堂方丈地,丛丛忍草蔓栏干。

我闻山阴道,应接靡馀隙。


古之会心人,咸于此躅踯。


每思造物怀,平分流峙脉。

去春哭钟子,奔走馀杭路。


今春哭田生,栖迟九江渡。


在家在客中,两友两春讣。

益国勋名盖世贤,昔人寂寂记同年。


死生阔绝宁多托,文字牵连幸可传。


珠浦荒丘馀草莽,武陵流水隔神仙。

皎皎周郎玉雪妍,由来相裔故多贤。


家藏文字三千卷,市隐才名四十年。


当户蓬蒿深过雨,满庭荆树艳晴烟。

秋半说诗秋又阑,觅从忘处更哦看。


不妨味熟心自悟,只恐业成身转寒。


窍木野风天倡和,崩溪怪石鬼镌刊。

烟霞锢疾已交穷,剥啄何来问桂丛。


远道一函青玉案,永怀八座黑头翁。


霜蹄老骥空嘶枥,汗血儿驹独试风。

绿玉手中杖,金函肘后书。


逢人问方寸,知尔妙堪舆。


谁谓骑无鹤,犹闻食有鱼。

强年方入粤,晏岁暂还家。


数口我堪托,孤帆路不赊。


乡音殊未改,容鬓觉初华。

壮邑分汤沐,才人劳簿书。


名山皆载笔,化雨日随车。


梦入君章鸟,庭悬秋浦鱼。

年华又转甲辰春,天地宁甘是旧人。


草木有情迎淑气,江山无约遇嘉宾。


一帆风月资行舫,万里桃源喜问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