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行殿峨峨出绿槐,琳房芝阙耸崔嵬。


管弦飘落人间去,幢节疑从天上来。


基业百年传圣子,黔黎四纪乐春台。

臣愚不肖,蒙恩备使一路,今又蒙恩召还阙廷,有所任属,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。
不自知其无以称职,而敢缘使事之所及,冒言天下之事,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,幸甚。


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,有聪明睿智之才,夙兴夜寐,无一日之懈,声色狗马,观游玩好之事,无纤介之蔽,而仁民爱物之意,孚于天下,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,属之以事,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,此虽二帝、三王之用心,不过如此而已,宜其家给人足,天下大治。

同执群方至,因山十月催。


永违天日表,空有肺肝摧。


帐殿流苏卷,铃歌薤露哀。

厌代人间世,收神天上游。


遽然虚玉座,不复望珠旒。


待旦移巾帻,饔人改膳羞。

凭几微言绝,群臣涕泗挥。


哀号三级陛,缟素九重围。


天上仙游远,宫中御座非。

去序三朝圣,行崩万国天。


忧勤无旷古,治洽最长年。


仁育齐高厚,哀思罄幅员。

昭陵仁圣,与天同功。


不刻不雕,万国文明。


日月照临,无有隐侧。

雾晓铜鱼跃,霜寒阊阖开。


哀声际海发,灵仗拂天来。


别寝严虚位,重阍閟夜台。

声教万馀里,文明四十春。


茂勋留信史,盛德满生民。


共适禽鱼乐,安知橐籥仁。

八神警跸群灵趋,风师雨伯当前驱。
汉家四叶圣主出,共扶日御升天衢。


当时农桑三万里,地上钱流已如水。

天阁当年拂雾宣,紫皇端扆侍群仙。


亲挥龙凤轩腾字,命继咸韶雅正篇。


劝酌屡行均圣宠,赐花中出夺春妍。

圣治方无事,仙游遽不还。


心休黄屋外,乡远白云间。


笳鼓悽寒月,旌旗卷暮关。

薄葬定邻边,民安即旧廛。


大非空六马,深不锢三泉。


忍逐宫车出,翻随玉辂旋。

道久民胥化,几先虑极深。


勤邦循禹度,传圣得尧心。


生德齐天地,仁声振古今。

神鼎犹烘药,夷盘已实冰。


留恩均器服,下诏约山陵。


影殿虚绨几,皇堂掩漆灯。

史祝周坛日,人忧杞国时。


饮池无善效,颒水有遗辞。


仙仗朝三后,蕃仪集四夷。

幡翣离三殿,箫笳接两都。


尧殂如考妣,禹葬省人徒。


岂并游韶石,应同去鼎湖。

被衮才凭几,跻阶忽受同。


哀文铺帝业,谥册讲仁功。


竭蹶趋群后,号咷动两宫。

浮世期云尽,清都位欲传。


秉圭徒请命,脱躧遂登仙。


遗泽流天下,重光照柩前。

政殿咨丞弼,经筵引俊髦。


未尝耽逸乐,终是过焦劳。


归路三山远,遗台万古高。

宝辂嬉游少,珠宫艺学优。


仙毫媚风帛,睿藻焕星钩。


天极推神历,兵防演秘谋。

求治亲垂诏,观文自著图。


何曾凭喜怒,未省蔽谗谀。


尘世留徽号,烟霄返旧都。

徇速承王后,聪明复辟初。


恩波同海浸,刑网比天疏。


屡有搜贤诏,曾无谏猎书。

绪业承三圣,规模盛一王。


朝廷周礼乐,庠序汉文章。


殊俗皆归往,蒸民尽乐康。

兰炷薰琳殿,霓旄映绿莎。


九青真荫远,三母睿慈多。


阁道陪銮往,唐中奉诏过。

讴歌归命启,遏密罄宗尧。


陵寝略依汉,衣冠深葬桥。


空看同轨至,非复总章朝。

不阵威逾远,无为俗自柔。


诗书通月窟,箫勺靖炎陬。


毕陌宫车晚,苍梧草露秋。

措刑文武后,四十有馀年。


几与华胥比,宁知帝力然。


占龄无协梦,弃躧趣登山。

汉恩隆四世,商历盛三宗。


与子孙能继,宁民户可封。


云归疑厌代,鼎就莫攀龙。

道德由来太古同,生灵休养至仁中。


五兵不试归神武,万物无私是化工。


玉座忽逢春月尽,金旌遥指洛川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