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岁晚凄凉冰雪晨,颓垣破屋镜湖滨。


浮生亦念古有死,壮气要使胡无人。


黄卷展残三太息,绿尊酌罢一颦伸。

鬓毛萧飒齿根浮,徂岁翩翩肯暂留。


穷巷多泥谁问疾,空阶滴雨又经秋。


自营可笑夸三窟,善守宁须筑百楼。

酒瓮山边古钓矶,沙鸥与我共斜晖。


目前虽有小得丧,天下岂无公是非。


沧海横流何日定,古人复起欲谁归。

暮年心事与谁同,到处飘然一病翁。


断梦凄凉灯影里,残诗零落雨声中。


莫惊颜鬓浑非昨,略数朋侪已半空。

绛阙清都侍宴还,天风摇佩夜珊珊。


月轮桂满蟾初冷,星渚桥空鹊尚闲。


一鹤每临云雨上,几人虚老市朝间。

短发萧萧久挂冠,江湖到处著身宽。


蓼花不逐蘋花老,桐叶常先槲叶残。


未卜柴荆临峭绝,且谋蓑笠钓荒寒。

老子年来百事慵,不妨诗课尚能供。


残花已觉胭脂淡,煮酒初尝琥珀浓。


羸病不堪连日雨,孤愁偏怯五更钟。

湖上蜗庐仅自容,寸怀无奈百忧攻。


补衣未竟迫秋露,待饭不来闻午钟。


稚子挟书勤质问,邻翁释耒间过从。

十二年来一日同,饭蔬略似诵经翁。


居家不拟依邻富,报国惟思祝岁丰。


冰涧乍通寒溜碧,兰丛新放露芽红。

衰甚身如作茧蚕,经旬不省出茅庵。


老僧遣信分茶串,隐士敲门致酒甔。


看鹤松阴赏高洁,疏泉石罅得清甘。

又向柴荆过上元,豪华前事不须论。


偶逢花发闲持酒,不得人扶懒出门。


薄技号山曾献玉,荣途染指亦尝鼋。

过江何敢号高流,偶与俗人风马牛。


画楫新摇严濑月,清尊又醉戴溪秋。


壮心无复在千里,老气尚能横九州。

解缆初离小市门,放篙冲破一溪云。


露萤合散自成阵,水鸟飞鸣如觅群。


枫落荷疏秋渐老,河倾斗转夜将分。

十日雨晴湖水深,暖催新绿上横林。


分泥海燕穿花径,带犊吴牛傍柳阴。


夏近渐低游舫价,日斜殊费寺楼吟。

此生本寄一浮沤,归卧茅茨又四秋。


习气未除惟痛饮,幻躯偶健且闲游。


买蓑山县云藏市,横笛江城月满楼。

蝴蝶与蒙庄,颓然寓一床。


日随香篆过,梦逐雨声长。


酒喜新篘绿,橙如故岁黄。

初夏暑犹薄,纱幮怯夜深。


孤萤入窗罅,斜月下墙阴。


静养观书眼,穷悲济世心。

苍苍已如此,梁父共谁吟。


袖有忠臣传,床无壮士金。


收心归寂灭,随性过光阴。

翠柏擢双干,冉冉出屋危。


柏长虽云喜,我老亦可知。


苦寒不改色,烈风终自持。

种竹成丛杉出檐,三年慰我病厌厌。


剪除乱叶风初好,封植孤根笋自添。


高节不知尘土辱,坚姿试待雪霜沾。

风送新秋爽入帘,楼头初月正纤纤。


三杯上脸成红软,一枕忘情到黑甜。


清露凝晖沾宿草,明河倒影挂修檐。

小窗晴碧飐帘波。
昼影舞飞梭。
惜春休问花多少,柳成阴、春已无多。

嫩寒禁暖,正草色侵衣,野光如洗。
去城数里。
绕长堤是柳,钓船深舣。

身已深藏畏俗知,客来邻曲善为辞。


偶弹冠起成何事,径拂衣归自一奇。


村饮妇常留烛待,山行童亦挟书随。

苌弘血染新,含露满江滨。


想得寻花径,应迷拾翠人。


窗纱迎拥砌,簪玉妒成茵。

荒城夜悄不闻更,小阁藏灯暗复明。


酒已半消诗未就,雪应欲下雨微鸣。


漫欣短晷回长至,转觉前修愧后生。

酒朋诗友遍人寰,大半雕零丧乱间。


野曝尚分黄道日,春耕欲老紫阳山。


少年多病岂知寿,晚节忍穷才得闲。

同云欲雪暮天阴,浊酒楼头手自斟。


漫仕偶尝叨五马,倦游何止丧千金。


尽捐寓宅偿逋负,仅保残书伴啸吟。

天应知我厌驱驰,故遣虺隤掩敝帷。


一纪穷愁严濑梦,三年长至武林诗。


山深无事尚堪隐,岁暮不归何所为。

严滩合问紫阳津,误簉西湖寂寞滨。


老子通身唯是骨,梅梢作意为谁春。


饱更世故全如梦,惯忍霜寒最益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