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晚日照茅茨,西风吹接䍦。


贫思止酒易,老悔养丹迟。


斸地秋畦药,焚香夜揲蓍。

壮岁本亡奇,颓龄又及斯。


极知身有几,惟是醉相宜。


烧草温新犊,编篱护伏雌。

霜晚知荞熟,山寒喜酒醲。


黄丝听夜织,赤米看晨舂。


储药扶持老,收薪准备冬。

还乡吴语熟,伏枕越吟悲。


接客寒温简,过邻几杖随。


独嗟亲旧少,不觉岁时移。

井税无馀负,川原已饱犁。


樵歌归市步,帆影过河堤。


野实丹兼漆,村醪蜜与齑。

纸洁晴窗暖,粳新午饭香。


嗜眠为至乐,省事是奇方。


孤蝶弄秋色,乱鸦啼夕阳。

日上小窗东,禽鸣高树中。


乐哉容膝地,著此曲肱翁。


香迮常迟散,儿来亦旋通。

遁居无外事,白日不胜长。


诗为穷差进,琴虽老未忘。


映窗精试墨,闭閤苦留香。

云起山容改,潮生浦面宽。


寒鸦先雁到,乌桕后枫丹。


年迈狐装帽,时新豆捣团。

守道常违俗,存心不愧天。


终年饥过半,动步谤居前。


力倦少行立,气昏多睡眠。

意绪丧家狗,形骸槁木枝。


曲肱虽自适,纵理固当饥。


买絮初寒后,畦蔬小雨时。

米竭炊烟静,村深客屦稀。


庭除荒宿莽,篱落带斜晖。


风恶披书卷,鸥驯傍钓矶。

月黑枭鸣树,灯残鼠穴墙。


床空围纸被,室静爇枫香。


不恨言伤直,惟忧欲败刚。

地偏人罕到,秋晚日犹长。


病去筇枝赘,家贫菜粥香。


流泉通药垄,积雨润书囊。

筮易常逢坎,推星但值箕。


老虽齐渭叟,穷不减湘累。


巷月鸣衣杵,庖烟爨豆萁。

穄饭流匙滑,葵羹出釜香。


有时留野客,亦复饷邻墙。


老圃传占法,行僧遗药方。

心与岩泉静,形如野鹤臞。


朝餐美藜藿,夜学讲唐虞。


婢老无钗泽,僮寒阙裤襦。

放翁老去未忘情,镜里森然白发生。


一片常愁见花落,三声最怕听猿鸣。


年年双只路傍堠,夜夜短长城上更。

万里山河拱至尊,羽林铁骑若云屯。


群公先正不复作,故国世臣谁尚存。


河洛可令终左衽,刍荛何自达修门。

水容侵古岸,峰影度青苹。


庙竹唯闻鸟,江帆不见人。


雀声花外暝,客思柳边春。

巷有容车陋,门无载酒过。


池喧蛙怒雨,客去雀惊罗。


握臂如枝骨,哀弦系箸歌。

有客谁人肯夜过,独怜风景奈愁何。


边鸿怨处迷霜久,庭树空来见月多。


故国杳无千里信,彩弦时伴一声歌。

因思上党三年战,闲咏周公七月诗。


竹帛未闻书死节,丹青空见画灵旗。


萧条井邑如鱼尾,早晚干戈识虎皮。

清淮控隋漕,北走长安道。


樯形栉栉斜,浪态迤迤好。


初旭红可染,明河澹如扫。

小院无人雨长苔,满庭修竹间疏槐。


春愁兀兀成幽梦,又被流莺唤醒来。

飘来鸡树凤池边,渐压琼枝冻碧涟。


银阙双高银汉里,玉山横列玉墀前。


昭阳殿下风回急,承露盘中月彩圆。

越中蔼蔼繁华地,秦望峰前禹穴西。


湖草初生边雁去,山花半谢杜鹃啼。


青油昼卷临高阁,红旆晴翻绕古堤。

夜树风韵清,天河云彩轻。


故苑多露草,隔城闻鹤鸣。


摇落从此始,别离含远情。

金数已三伏,火星正西流。


树含秋露晓,阁倚碧天秋。


灰琯应新律,铜壶添夜筹。

公府有高政,新斋池上开。


再吟佳句后,一似画图来。


结搆疏林下,夤缘曲岸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