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旱久炎气盛,中人若燔烧。


青风隐何处,草树不动摇。


何以避暑气,无如出尘嚣。

阅邯郸梦境,叹绿鬓、早霜侵。
奈华岳烧丹,青溪看鹤,尚负初心。
年来向浊世里,悟真诠秘诀、绝幽深。

拾遗白发有谁怜,零落歌诗遍两川。


人立飞楼今已矣,浪翻孤月尚依然。


升沉自古无穷事,愚智同归有限年。

万里秋风夜艾时,剡川孤客不胜悲。


读书眼暗定谁许,忧国涕零空自知。


欲坠高梧先策策,渐低北斗正离离。

夷甫诸人骨作尘,至今黄屋尚东巡。


度兵大岘非无策,收泣新亭要有人。


薄酿不浇胸垒块,壮图空负胆轮囷。

平生胸中无滞留,旷然独与造物游。


天风驾我周宇县,夜半忽过江边楼。


楼前茫茫天地阔,万顷月浸空江秋。

上天何苍苍,四序浩旋斡。


异哉今年热,炊鬻不可活。


夜分睡复起,摇箑腕欲脱。

飞观峥嵘天宇宽,幽人半醉凭阑干。


三山渺渺鸾鹤远,七泽茫茫蓑笠寒。


清吹拂林横玉笛,紫云覆鼎熟金丹。

曳杖上江城,清宵破二更。


月回高树影,风壮急滩声。


野艇鱼罾举,优场炬火明。

碧草河西水上亭,和烟和月复空冥。


芙蓉曲断金波冷,杨柳姿深天外青。


涌夜何人吟落木,春江一望却侵星。

月未到诚斋,先到万花川谷。
不是诚斋无月,隔一林修竹。


如今才是十三夜,月色已如玉。

小楼秋夜月明底,仰不见天惟见水。


岸巾独立四无人,白月青天伴杨子。


谁知横玉作秋声,一声吹尽九陌尘。

置酒临高隅,佳人自城阙。


已玩满川花,还看满川月。


花月方浩然,赏心何由歇。

灯引双旌万点红,倾城车马在城东。


使君行乐人人共,倦客安眠夜夜同。


梦想笑谈倾满坐,卧闻歌筦逐春风。

瘅暑严夜装,乘凉蹑危峤。


猿依黑林号,鬼闪青炬啸。


惊鸟动危叶,吟虫满荒草。

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
长沟流月去无声。
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
月落宿禽起,幽人殊未回。


不知何处磬,迢递过山来。

小家三两户,荒巘万千重。


有月犬时吠,无人泉自舂。

清夜浮埃暂歇廛,塔轮金照露华鲜。


人行中路月生海,鹤语上方星满天。


楼影半连深岸水,钟声寒彻远林烟。

维舟沔南岸,置酒岘山堂。


入坐松雨湿,吹衣水风凉。


烟岭火明灭,秋湍声激扬。

一山有此座,胜处无胜此。


群类尽硗出,夷旷特如砥。


其脚插灵湫,敷霞面深紫。

曾非吾土一登楼,四野风酣万里秋。


烂烂斗星长北指,滔滔海水竟西流。


昂头尚照秦时月,放眼犹疑禹画州。

支策辞道林,飞镜挂大空。


回光散玉岫,潜颖射金淙。


扪萝入窈窕,循垓践玲珑。

列炬分行鼓角催,江光如练倚栏开。


初疑卞璧排空上,忽有隋珠破夜来。


入坐天香真桂苑,披襟风色胜兰台。

松挟春涛万铎呼,忽看飞镜挂浮屠。


穿池倒映芙蓉紫,立石寒侵薜荔孤。


不尽澄光行处得,欲观空色坐来无。

吴峰顶畔市烟霏,裁脱红尘便翠微。


城外春山城里色,树根流水树头飞。


逶迤踏月疑沾屩,䆗窱藏云暗湿衣。

横吹春登百尺楼,使君中宴解吴钩。


离宫月送双螭出,极浦烟催万雉收。


尽履青天垂大岘,开尊碧海写渑流。

辛勤万里道,萧索九秋残。


月照闽中夜,天凝海上寒。


王程无地远,主意在人安。

西楼见月似江城,脉脉悠悠倚槛情。


万里此情同皎洁,一年今日最分明。


初惊桂子从天落,稍误芦花带雪平。

清碧金英玉露漙,姮娥深夜不禁寒。


桂花香里人敲句,倚遍高楼十二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