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敕。


朕式观古初,灼见天意。


将有非常之大事,必生希世之异人。

在昔实方枘,成功见圆机。


九原尚友心,白首要同归。

公有一杯酒,与人同醉醒。


遗民能记忆,欲语涕飘零。

公归未百年,鹳巢荒古屋。


我吟殄瘁诗,悲风韵乔木。

羊生但著鞭,勿哭西州门。


故有不亡者,南山相与存。

人去洲渚在,春回花草斑。


清谈值渊对,发兴如江山。

委径问谣俗,高丘省佃作。


昔游非苟然,今花几开落。

庆州自不恶,藉甚载声华。


忠义可无憾,公今有世家。

落日衔城壁,祠东更一游。


悲来惜酒少,安得董糟丘。

伤心祠下亭,在时公燕处。


临水不相猜,江鸥会人语。

忆在昭陵日,倾心用老成。


功归仁祖庙,正得一书生。

花蕊芙蕖拍酒醇,浮蛆相乱菊英新。


寒光欲涨红螺面,烂醉从歌白鹭巾。


行乐衔杯常有意,过门问字久无人。

红榴双叶元自双,谁能一朝使渠只。


如何陈张刎颈交,借兵相亡不馀力。


有情著物指死争,谁能有形而无情。

家山花柳春,侍女髻鬟绿。


出处亦何心,晴云在空谷。

端礼门,金石刻,丞相手书奸党籍。
长安役者安石工,不识人贤愚,但识司马公。


卑疏不敢预国事,幸免刻名为后累。

及第兼归觐,宜忘涉驿劳。


青云重庆少,白日一飞高。


转楚闻啼狖,临湘见叠涛。

释名


若榴、丹若、金罂。


气味


甘石榴:苦、酸、温、涩、无毒。


酸石榴:酸温、涩、无毒。

冰蚕吐茧抽银忽,仙女鸣机号月窟。


云绡裂断掷残繻,沦入空山作尤物。


中书君老不任事,蛛网陶泓空俗骨。

东山谢安石,答尔张汝弼。
我渐旷达风,未免风流癖。


起来济苍生,谈笑安王室。

我上东山顶,酹酒问谢公。

公有调马路,我有抚松风。

公有白云明月两清绝,我有寒泉漱玉双璁珑。

掉鞅词坛四十年,凌云赋就正翩翩。
高悬赤帜黄初后,独探玄珠大历前。
绮岁青钱曾入选,白头彩笔更飞骞。
海岳呈珍玉笥开,琅函霞绮自天来。
千金不卖长门赋,片语能兼邺下才。
玉屑金声蜚丽藻,锦心绣口妙新裁。
泰山雄胜地,人物出,必豪英。
看衍庆堂中,使君才气,磊落高明。
春风又临初度,正梅花、香满腊嘉平。
薄俗冷还暖,馀年春复秋。
诗穷无限意,身老半生愁。
饱睡书慵展,居闲客强留。
江边潇洒东山寺,知是曾经谢傅游。
一代英姿馀信史,千年陈迹付东流。
暮云初致苍生恨,远翠如凝妓女愁。
兴安乐石响于桐,作阮犹堪继仲容。
茂苑乐闲真好事,为君添起晋玲珑。
王安石以新法佐宋神宗治天下,而是非相乘,卒至于乱。
说者谓靖康、建炎之祸,皆由所为,故追论之,若其奸有浮于章惇、蔡京者。
嘻,此曲士之论也。
安石根孤托谢庭,合欢枝上日青青。
悬知雨露深如许,结子来朝是小星。
茅屋鸡声勘夜分,杖藜挑月带馀醺。
不知身在孤峰顶,回首人家尽白云。
弹铗归欤何太速,扪腹掀髯饱藷粥。
囊空裘敝未全贫,剩买松明照幽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