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宣慰彭明辅,忠勤晚益敦。


归师当五月,冒暑净蛮氛。


九霄虽已老,报国意犹勤。

客从昆仑来,遗我双玉璞。


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馀,食之可以凌太虚。



受之颇谓绝今昔,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。

客心暮千里,回首烟花繁。


楚水渡归梦,春江连故园。


羁人怀上国,骄虏窥中原。

飞轩不驻轮,感激汉儒臣。


气慑千夫勇,恩传万里春。


古原收野燎,寒笛怨空邻。

晨登晋阳山,西北望云中。


大漠造瀚海,重关阻飞鸿。


昔为征戍场,今见车轨同。

帅阃诸藩上,元戎朔漠间。


天低焉邑塞,河入雁门关。


落日旌麾静,高风堡障闲。

河中形胜地,关塞接一胀。


白草连沙漠,黄河入晋阳。


老臣持黄钺,大阃壮金汤。

水陆行兼旬,招摇月如醉。


筋弛遂莫支,神痴但思睡。


若非游名山,曷以豁幽闭。

频年东国赋无衣,百粤犹然狩六飞。


彤管几曾参讲幄,玄戈空复仗戎帏!


徵师已审皇情重,扫境犹惭臣力微。


从此群公须努力,星轺到处即天威。

传闻使节下牂牁,天语衔来识圣波。


南国衣冠犹似昔,北门锁钥竟如何?


时危还说依铜马,道阻徒劳想玉珂。


料得枫宸能烛远,黄麻紫綍不须多。

湘水绿,湘山青。
南衡岳,北洞庭。
太微翼轸相纬经。

休兵三十有馀龄,铁马曾来似不曾。


寒士喜从贤御史,闲人许识老名僧。


画船处处歌春雪,厦屋遥遥贮腊冰。

三月晴过半月春,真成好景与良辰。


簪花骑马多游女,掷果呼猿不畏人。


湖山行乐有心赏,天地太平无战尘。

暮年无不与心违,节物过从事总非。


何处青梅尝煮酒,谁家红药试单衣。


半酣便合拿舟去,骤热犹容借扇归。

世间春暖此间寒,万树阴阴万竹攒。


骢马来游人不避,画龙谁写我频看。


馀生久已忘三黜,高会犹容预四难。

渊静涛飞亦壮哉,冷泉亭右闸初开。


一时变作跳空雪,万众惊闻喷壑雷。


老鹤远过彭祖寿,巨杉何啻盛唐栽。

年年时节美春三,谁识湖山绿似蓝。


万户栋梁双语燕,千村桑柘两眠蚕。


鼓钟下竺寺连上,香火北高峰胜南。

生长西湖死葬湖,兴言舟子与农夫。


全家衣食凭摇橹,历世儿孙学荷锄。


布衲劣兼蓑笠有,齑汤恐并酱醯无。

湖山春色已如斯,城市原来了不知。


百五韶华全似画,二三名胜总能诗。


忽惊我辈相携处,谁识吾人始到时。

第五桥通曲港船,直摇春水到门前。


休官久作渔竿客,扶老来寻鹤氅仙。


畴曩欢娱如昨日,今吾衰飒最高年。

后生谁识旧西湖,除却山僧树总无。


何至梅仙坟亦掘,惟应葛岭鬼当诛。


红裙鞭镫追游女,白首端章笑腐儒。

梦草堂边下榻时,隙驹四十五年驰。


东嘉太守真知己,西里先生共赋诗。


前辈风流元不远,故家文献未全衰。

两朝参预庆源长,愧我蒹葭玉树傍。


先世幸联龙虎榜,难兄复接鹭鹓行。


江东连帅迎前纛,浙左侯藩饯去艎。

持节曾临江汉上,分符又入瘴云间。


花骢一日行千里,金虎三珠照百蛮。


露帐旌旗天接水,星营鼓角月连山。

年才二十众知名,孤鹤仪容彻骨清。


口传天语来人世,却逐祥云上玉京。

有北先寒,来时鸿雁,记经何地初霜。
问渠鹅鹳,何苦上颜行。
浩荡烟波万顷,怕谁去、争许三湘。

瘴海盲风,更谁避、楼船樯折。
长记得、铙歌归路,获嘉时节。
日夜丹青麟阁梦,论功才补朱衣缺。

回雁峰前问讯,楚江几度兰香。


望美人兮何许,水云隔断潇湘。

旌麾曾驻鉴湖边,别去匆匆又两年。

清夜梦分千里月,同乡人各一方天。

素知心事有鸥在,欲寄音书无雁传。

浩鱼龙泺海,曾同醉,凤凰楼。
记猎较河南,并持英荡,千里长游。
风流故家人物,爱赋诗、鞍马气横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