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楚乡寒食橘花时,野渡临风驻彩旗。


草色连云人去住,水纹如縠燕差池。


朱轮尚忆群飞雉,青绶初县左顾龟。

公府有高政,新斋池上开。


再吟佳句后,一似画图来。


结搆疏林下,夤缘曲岸隈。

昔寻李愿向盘谷,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。
是时新晴天井溢,谁把长剑倚太行。


冲风吹破落天外,飞雨白日洒洛阳。

滕王阁下水初生,闻道登临复快晴。

帝子讵知陈迹在,长江肯趁曲池平。

山楹雨罢珠帘卷,檐铎风惊玉佩鸣。

知向潮边弄碧漪,栏干三抚漾晴辉。


流传妙语惊离阔,想像清游欲奋飞。


公去不应停驿骑,我来直欲挂朝衣。

年来年去为谁忙,三伏炎蒸忽变凉。


阅世谩劳心悁悁,怀人空得鬓苍苍。


诗篇眼界何终极,道学心期未遽央。

平湖渺空阔,积水暮生寒。


但见绿千顷,不知深几竿。


人间元迫隘,世路足艰难。

未识南湖景,遥欣二子游。


赏心并胜日,妙语逼清秋。


剩欲携书卷,相将买钓舟。

累宵同燕酌,十舍携征骑。


始造双林寂,遐搜洞府秘。


群峰绕盘郁,悬泉仰特异。

两贤风度蔼春阳,步屧随风上柳塘。


彩笔红笺芳径里,句中挟我万花香。

潇洒王郎亦胜流,今年何事阻清游。


当家风味今如此,孤负山阴夜雪舟。

得得来题小隐诗,拂香萦柳画船移。


湖边好景春犹未,须到秋清月满时。

红皱黄团熟暑风,甘瓜削玉藕玲珑。


身谋已落园丁后,满帽京尘日正中。

镜面波光倒碧峰,半湖云锦万芙蓉。


去年荡桨香风里,行傍石桥花正浓。

莫问朝歌与棘津,浮生惟有一杯春。


君看百战功名地,越戍吴台两窖尘。

芜城老藓不知春,忽有柴门月色新。


芝草琅玕无锁钥,自无超俗扣门人。

鳌背飞来绀碧浮,人间还有小蓬丘。


不须击水三千里,已压中天十二楼。


羽驾旧曾将梦到,芝田今合为公秋。

仙翁来佩玉符麟,绿发无霜照碧筠。


永夜阑干千嶂月,清风挥麈七州春。


尘埃不隔壶中境,功业犹关物外身。

麦陇如云,清风吹破,夜来疏雨才晴。
满川烟草,残照落微明。
缥缈危栏曲槛,遥天尽、日脚初平。

始信神州稗海环,总凭忠信历人寰。


瀛壖会有澄清日,凭仗纡筹靖百蛮。

归寻驿路指中原,桂管藤州取次论。


喜是倚闾人健在,为言剪纸误招魂。

缟纻情敦感异乡,却金仍自返空囊。


早教越石知清节,肯羡西都陆贾装。

椎结争迎互笔谈,南交风土已深谙。


回看渤澥来时路,曾历征程八十三。

大化遥沾古越裳,未通华语解文章。


天朝才士来增重,响答诗筒侑客觞。

君家濒海习风涛,涉险归来气亦豪。


天许鸿文传域外,惊魂才定亟拈毫。

我行背城阙,驱马独悠悠。


寥落百年事,裴回万里忧。


途遥日向夕,时晚鬓将秋。

我实山野人,不识经济宜。


闻歌汴渠劳,谩缀汴渠诗。


汴水源本清,随分黄河枝。

三骢忽出乘楚艘,直气突兀如吴涛。


大都智勇皆世豪,横身破浪亲战舠。


回舷受箭谁畏曹,猛士心伏寒生毛。

京都三月酴醾开,高架交垂自为洞。


素叶层层紫蕊香,酿归光禄春生瓮。


东陌西池走钿车,芳林广囿飞朱鞚。

楚舸高帆未可开,满帆风暴作阴雷。


圣文亹亹伤漂溺,世路纷纷自往来。


浮磬犹闻传激越,沉妖不见锁渊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