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暝风号得我惊,砚池转盼已生冰。


窗间顿失疏梅影,枕上空闻断雁声。


公子皂貂方痛饮,农家黄犊正深耕。

裂面霜风快似镰,重重裘裤晚仍添。


梅当官道香撩客,山逼篮舆翠入帘。


男子坐为衣食役,年光常向道途淹。

束薪从涧底,及此不时求。


力比鹅黄酒,功如狐白裘。


分才具糜粥,馀事暖衾裯。

万籁号风如战鼓,雪意垂垂先作雨。


庭中栖鸟惊屡起,窗下残灯翳还吐。


老翁耸膊高过顶,童子触屏低不语。

弊裤久当脱,短褐竟未送。


老怯五更寒,重衾拥残梦。


群虱方得意,饱血藏衣缝。

黑云垂到地,飞霰如细砾。


我从湖上归,散发醉吹笛。


少年志功名,目视无坚敌。

知汝弹冠意易阑,苦贫未免觅微官。

岁晚江湖行路难,一樽何日共开颜。

万里浮云一扫空,碧天无际日曈昽。


欢声四起春风里,恰似祥符景德中。

陂泽连山脚,风烟接海滨。


孤鸿悲远客,残菊伴陈人。


酒尽瓶枵腹,炉寒客曲身。

日破重云出,春从浅步来。


未融楼北雪,先绽水南梅。


屏护清吟砚,缸鸣乍熟醅。

千林一路雪毰堆,吟断饥肠第几回。


温酒正思敲石火,偶逢寒烬得倾杯。

寄语天涯客,轻寒底用愁。


春风来不远,只在屋东头。

坐拥红炉尚怯寒,边城况是铁衣单。


营中午夜犹传箭,马上通宵不解鞍。


主将拥麾方得意,迂儒抚剑谩兴叹。

朔吹号寒激箭锋,初春凛凛似严冬。


层冰未泮江头水,积雪还迷天外峰。


闲对青铜搔白发,却思金屋赐黄封。

寄语阳和及蚤来,何须堤柳与江梅。


五更月落天鸡唱,更有城头画角催。

数声微雨风惊晓。
烛影欹残照。
客愁不奈五更寒。

过午风虽恶,此心难自安。


如何一时顷,遂变十分寒。


忍听僵夫诉,还思昨夜欢。

人生各有稻粱谋,暂去家庭作远游。


年事但看翁齿发,天寒深念汝衣裘。


履霜我独知琴操,立雪谁来问话头。

同云作色日潜辉,咄咄玄冥未霁威。


驿使能无一枝寄,客程应有六花飞。


乌公恩重宜亲谒,绛老年高可蚤归。

香歇朝衣懒更熏,梦残宫漏远难闻。


漫郎不称青绫被,退士惟堪白布裙。

寒甚正前三五日。
风将腊雪侵寅。
彩鸡缕燕已惊春。

云意悠悠晚尚坚,玉尘犹未破清寒。


不知谁把千岩雪,付与诗翁马上看。

剪水飞花点翠峦,未教全放玉孱颜。


分明六曲屏风样,和雪新描著色山。

浮云何意结层阴,海气朝来越浸淫。


谁解催花能节鼓,岂逢寒食欲悬鬵!


春衣褦襶还如铁,岛树槎枒转似金。

日欲低时江景好,暮山紫翠重重。
钓筒收尽碧潭空。
一船霜夜月,两岸荻花风。

得絮不云暖,此情君合知。


主忧臣但尔,心死身何为。


绿草华山带,高楼燕子枝。

应自友朋恩,知深谢不言。


无衣度霜雪,多难际乾坤。


泥重芒鞋涩,云浓湿帽昏。

少年读杜诗,颇厌其枯槁。


斯时熟读之,始知句句好。


书生挟蠹鱼,流行万里道。

凄凉一叶孤舟,客怀已自伤萧瑟。
封姨作势,飞扬跋扈,欺人寥寂。
惯起潮头,暗牵篷脚,偷来帘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