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谁镌紫石仅如斗,我贮清泉将作池。
养得小鱼终日看,老翁真个似童儿。

为爱小塘招散客,不嫌老监与新诗。


山公倒载无妨学,范蠡扁舟未要追。


蓬断偶飘桃李径,鸥惊误拂凤皇池。

茅覆环堵亭,泉添方丈沼。


红芳照水荷,白颈观鱼鸟。


拳石苔苍翠,尺波烟杳渺。

有意不在大,湛湛方丈馀。


荷侧泻清露,萍开见游鱼。


每一临此坐,忆归青溪居。

昼倦前斋热,晚爱小池清。


映林馀景没,近水微凉生。


坐把蒲葵扇,闲吟三两声。

帘下开小池,盈盈水方积。


中底铺白沙,四隅甃青石。


勿言不深广,但取幽人适。

荷锸庭中破嫩苔,清沟一派引泉来。


剪刀草长浮萍合,无数游鱼去复回。

莲岳三峰峙,桃源一路分。


池偷镜湖月,石带沃洲云。


鱼队深犹见,禽声静更闻。

凿池容斛水,垒石效遥岑。


鸟喜如相命,鱼惊忽自沉。


风来生细籁,云度作微阴。

深院无人锁曲池,莓苔绕岸雨生衣。


绿萍合处蜻蜓立,红蓼开时蛱蝶飞。

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
午梦西湖泛烟水,画船撑入荷花底。


雨声一阵打疏篷,惊开睡眼初䰒松。


乃是池荷跳急雨,散了真珠又还聚。

欲落荷花先自愁,如何落后免沉浮。


谁将碧玉圆盘子,和蕊和花一一收。

积石乱巉巉,庭莎绿不芟。


小桥低跨水,危槛半依岩。


花落鱼争唼,樱红鸟竞鹐。

半亩清池藻荇香,一双鸂鶒竞悠扬。


来从碧涧巢安在,飞过重城母自将。


野鸟似非官舍物,宰君昔是钓鱼郎。

清池定谁至,鸂鶒自来驯。


知我无伤意,怜渠解托身。


桥阴栖息稳,岛外往来频。

洞户掩秋深,画桥横晚静。


袅袅芙蓉风,池光弄花影。


怀我白鸥边,锦帐缭千顷。

小池谁见凿时初,走水南来十里馀。


楼上日斜吹暮角,院中人出锁游鱼。

微流自作小潺湲,底处奔崖落迸泉。


骤喜忽闻飞雨过,却疑惊起老龙眠。


凭轩但遣时醒耳,裂岸何须去拍天。

碧池新雨后,清兴一何赊。


有客过颜巷,无贫似阮家。


白醪聊泛蚁,黄菊未开花。

屋后一枯池,夜雨生波澜。


勿言一勺水,会有蛟龙幡。


物理无定资,须臾变众窍。

细溜沙渠逗曲池,碧浔馀润渍蚌衣。


风休浪静如圆鉴,时有文禽照影飞。

若夫素秋开律,碧沼凝光,引泾渭之馀润,萦咫尺之方塘。
竹分丛而合响,草异色而同芳。
徘徊踯躅,淹留自足。

天意悬知损有馀,小池分水计非疏。


谁知当日萧丞相,亦解区区说海鱼。

一泓潋滟复澄明,半日功夫斸小庭。


占地未过四五尺,浸天唯入两三星。


鹢舟草际浮霜叶,渔火沙边驻小萤。

广狭偶然非制定,犹将方寸像沧溟。


一泓春水无多浪,数尺晴天几个星。


露满玉盘当半夜,匣开金镜在中庭。

儿童戏穿凿,咫尺见津涯。


藓岸和纤草,松泉溅浅沙。


光含半床月,影入一枝花。

寂尔空庭步,悠然凉意新。


倒池明绿树,惊藻爱朱鳞。


聚沫缘窥食,穿深欲避人。

池上荷花一夜开,呼宾小酌共徘徊。


试将曲柄黄金杓,注此虚心碧玉杯。


风露暗随香气入,云山尽向坐隅来。

长忆西园清夜景,酒阑无不独临池。


可怜陇月三更白,谁见红蕖露滴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