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湖上青山翠作堆,葱葱郁郁气佳哉。


笙歌丛里抽身出,云水光中洗眼来。


白足赤髭迎我笑,拒霜黄菊为谁开。

白发长嫌岁月侵,病眸兼怕酒杯深。


南屏老宿闲相过,东阁郎君懒重寻。


试碾露芽烹白雪,休拈霜蕊嚼黄金。

贞吝嫌兹世,会心驰本原。


人非四禅缚,地绝一尘喧。


霜露欹高木,星河压故园。

山观空虚清静门,从官役吏扰尘喧。


暂因问俗到真境,便欲投诚依道源。

先贤盛说桃花源,尘忝何堪武陵郡。


闻道秦时避地人,至今不与人通问。

松间白发黄尊师,童子烧香禹步时。


欲访桃源入溪路,忽闻鸡犬使人疑。

汲井漱寒齿,清心拂尘服。


闲持贝叶书,步出东斋读。


真源了无取,妄迹世所逐。

高年不复出,门径众草生。


时夏方新雨,果药发馀荣。


疏澹下林景,流暮幽禽情。

青苔幽巷遍,新林露气微。


经声在深竹,高斋独掩扉。


憩树爱岚岭,听禽悦朝晖。

北望极长廊,斜扉映丛竹。


亭午一来寻,院幽僧亦独。


唯闻山鸟啼,爱此林下宿。

老子堂前花万树,先生曾见几回春。


夜煎白石平明吃,不拟教人哭此身。

帘下严君卜,窗间少室峰。


摄生门已尽,混迹世犹逢。


山薮师王烈,簪缨友戴颙。

西岩一径不通樵,八十持杯未觉遥。


龙在石潭闻夜雨,雁移沙渚见秋潮。


经函露湿文多暗,香印风吹字半销。

山斋路几层,败衲学真乘。


寒暑移双树,光阴尽一灯。


风飘高竹雪,泉涨小池冰。

夜香闻偈后,岑寂掩双扉。


照竹灯和雪,穿云月到衣。


草堂疏磬断,江寺故人稀。

三年说戒龙宫里,巡礼还来向水行。


多爱贫穷人远请,长修破落寺先成。


秋天盆底新荷色,夜地房前小竹声。

拥节趋瑶县,回舆礼梵仙。


望云催觐日,零雨记归年。


蕙露霏毫润,尼珠入局圆。

锦溪光里耸楼台,师院高凌积翠开。


深竹杪闻残磐尽,一茶中见数帆来。


焚香只是看新律,幽步犹疑损绿苔。

吾师楞伽山中人,气岸古淡僧麒麟。
曹溪老兄一与语,金玉声利。


泥弃唾委,兀兀如顽云。

薝卜气雍雍,门深圣泽重。


七丝奔小蟹,五字逼雕龙。


药转红金鼎,茶开紫阁封。

应行诸岳遍,象屣半无纲。


一法寻常说,此机仍未忘。


窗闲藤影老,衲厚瀑痕荒。

常恨烟波隔,闻名二十年。


结为清气引,来到法堂前。


薪拾纷纷叶,茶烹滴滴泉。

仪冠凝寒玉,端居似沃州。


学徒梧有凤,律藏目无牛。


茗滑香黏齿,钟清雪滴楼。

身闲心亦然,如此已多年。


语淡不著物,茶香别有泉。


古衣和藓衲,新偈几人传。

苦节兼青目,公卿话有馀。


唯传黄叶喻,还似白泉居。


猿拨孤云破,钟撞众木疏。

机忘室亦空,静与沃洲同。


唯有半庭竹,能生竟日风。


思山海月上,出定印香终。

何意廉从事,还来会默仙。


寒空惊雪遍,春意入歌偏。


瑶草三花发,琼林七叶连。

羽客北山寻,草堂松径深。


养神宗示法,得道不知心。


洞户逢双履,寥天有一琴。

粉壁通莲径,扁舟到不迷。


苇声过枕上,湖色满窗西。


但见修行苦,谁论夏腊低。

院凉松雨声,相对有山情。


未许溪边老,犹思岳顶行。


纱灯留火细,石井灌瓶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