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日绣衣何足荣,今宵贳酒与君倾。


暂就东山赊月色,酣歌一夜送泉明。

辛卯中书落笔年,曾陪学士堵墙间。


看渠手把州麾去,故里春迎昼绣还。


我似青蒿君玉树,君方绿鬓我苍颜。

四十专城古已稀,君侯五七更英奇。


九重临遣廷尉正,千里驩迎循吏师。


鸿雁同科金玉律,鹓雏先集凤凰枝。

暂屈瀛州客,来临汭水民。


山川归史记,岳牧属词人。


馆舍朋簪旧,都门祖帐新。

生长太平日,不知太平欢。


今还洛阳中,感此方苦酸。


饮药本攻病,毒肠翻自残。

明经有清秩,当在石渠中。


独往宣城郡,高斋谒谢公。


寒原正芜漫,夕鸟自西东。

慧星夜扫文昌宫,天下学士悲途穷。
邹生上书叫阊阖,九关虎豹谁为通。


雷公怒号玉女笑,囚笯鸾凤随沙虫。

朱方新出守,玉署早知名。


邦域周千里,文章汉二京。


凤皇天北顾,鸿雁暮南征。

横山西去近皇都,十载青云羡壮图。


起草旧从金虎署,行春初领玉麟符。


尊前离别蝉声满,天外憔幨海气孤。

古寺客堂空,开帘四面风。


移床动栖鹤,停烛聚飞虫。


闲卧逐凉处,远愁生静中。

南方小儿才读书,往往得官呵路衢。


君今五十始作掾,手板青袍非壮图。


况来桐汭水上城,折腰强颜休叹吁。

匆匆车马鸣,趁此天新晴。


归逢暮春月,正值气候清。


久已念行迈,遂往不计程。

昔在少年时,辛勤事诸父。


诸父为桃州,物宜皆可数。


事君勤职贡,采茗先谷雨。

鄞县张侯图其县之广德湖,而以书并古刻石之文遗予曰:「愿有记。


盖湖之大五十里,而在鄞之西十二里。
其源出于四明山,而引其北为漕渠,泄其东北入江。

古作重虑始,功利故能永。


末俗分锥刀,往往附光影。


此几百岁馀,兴废屡动静。

长江衮衮西南流,秋水时至狂不收。


大浪似屋山欲浮,王侯神智禹所啾。


万鬼琢玉它山幽,梅梁赑屃卧龙虬。

桃源二月春风起,是处秾华有桃李。


调笑闻声不见人,游人只在华山里。


华山逋客来何迟,隐隐茶林隔烟水。

修程万里未为赊,年少曾逢世运嘉。


早擢高科题雁塔,合班迩列餍龙茶。


宦情划似云归岫,时事惊如雨送花。

平生苕霅梦,邂逅此登临。


青山秀而远,溪水洁且深。


浮玉千古色,飞凤何年音。

南北旅游三十年,相逢依旧孝廉船。


千钟不洎今吾老,羡尔归安二顷田。

高楼何嶙峋,淩空抉青云。


云间摘明月,海底见朝昕。


试问谁栋宇,广德涂使君。

田父欣相语,今年幸有秋。


深忧水后烂,急向雨馀收。


穗尽穴移鼠,畦空童放牛。

苍山百转见炊烟,茅屋高栖古树颠。


细雨薜萝侵石径,深秋粳稻满山田。


云中望影迷遥岫,草里闻声觉暗泉。

满城花草斗欣荣,嫩绿夭红照眼明。


会有禅房通野色,解鞍聊复憩予行。

才子雍容入帝京,使君劝驾意殊深。
骑蟾定喜攀仙桂,鸣鹿先须咏野芩。
好去玉阶方寸近,休辞金盏十分斟。
楼前杨柳雨初晴。
长河新水平。
南风五月彩舟轻。
雨过红云覆苑墙。
龙池草色芳。
隔花宫漏午偏长。
西风吹著白髭须,嘉节催侬老道涂。
无菊傍篱真漫与,有松扫径故应芜。
登龙路近心谁赏,戏马台成足已瘏。
清朝登用是儒宗,尤喜桐川协气浓。
画戟林中今长贰,红莲幕里昔游从。
云飞共庆情方洽,鲸饮何妨量有容。
黄花翠竹散清芬,又见华鬘一院云。
独坐翻经台畔石,几回天女异香闻。